“這里是?”高景飛有些好奇的問。
郭世鵠自豪的說道:
“怎么樣?這里很不錯吧?這里叫做青衣巷,其實是九十年代仿照的仿古建筑,是我在社團認識的學長介紹我過來的,這里很低調的,一般本地人不是圈子里的人都知道的不多。”
一邊走他一邊給高景飛介紹說:
“別看只是仿古的,但是卻比城隍廟大街那邊更有味道,而且這街上的店鋪各個都具有特色,我們要找的天然紙張和竹筋材料在外面一時間也不好找,今天就要著落到這里了。”
高景坤自然是只會點頭,不知道說什么來形容了,因為看著巷子兩邊琳瑯滿目的店鋪和櫥窗,他的眼睛都有點不夠用。
在郭世鵠輕車熟路的帶領下,兩人很快就來到一家專門經營文房四寶的店里,看著青衣小帽打扮的店員或者說伙計接待自己,一言一語都跟小說話本里的白話一樣,高景飛更有著穿越時空的錯覺。
在郭世鵠跟伙計交談了幾句之后,就見伙計一臉無奈的搖搖頭。
郭世鵠也只能告辭一聲,拉著高景飛離開這家店鋪。
出了這古色古香的店鋪,高景飛問道:
“鵠哥怎么這里沒有紙賣嗎?”
郭世鵠說道:
“有倒是有,只不過這里都是書畫用的宣紙,要做紙人的話我感覺有點太過脆弱了。”
其實宣紙用來做紙人雖然是屬于低配的,但是也可以祭煉成形,不過既然郭世鵠要求更高,對這里不熟悉的高景飛只能悉聽尊便了。
好在郭世鵠很快就找到了紙張的替代品,是在一家經營紙鳶、花燈、折扇和油紙傘等古式藝術品的店鋪里。
而且因為這些東西都是竹制品,所以這家店不光有紙賣,還有各色竹子材料。
“好了,這下紙張和竹筋都全了……”
郭世鵠眉開眼笑的請店員幫忙挑選了一些打磨好的幾種尺寸的竹篾,還有他們店里特制的用來糊紙鳶的堅韌白竹紙與桑皮紙,因為風箏這東西需要承受風力,而這家店里又主打純手工天然古法制作的招牌,所以這些竹紙和桑皮紙都比一般紙張要結實還有韌性,正是制作紙人的極好材料。
然后郭世鵠又買了一些顏料之類的雜物,都是天然成分的仿古貨色。
高景飛也很高興此行不虛,就是這一趟花了上千塊錢,讓他不知怎么跟郭世鵠開口,看著他不好意思的樣子,郭世鵠卻擺手說道:
“不用在乎這點小錢,你要是煉成了通靈紙人,就送給我兩個玩玩就行了。”
紙人這東西可不是做好了就能用的,需要花費功夫心血去祭煉才能成型。
高景飛這才不糾結這個問題,兩人興沖沖的捧著一堆材料叫車回到了警察宿舍。
到了公寓里,高景飛算是見識到了什么叫做藝術家和手工達人,只見郭世鵠先生在畫紙是打好了鉛筆草稿,心里有了具體形象結構,然后便熟稔的操起一些粗細不同的竹篾,開始快速的編制起來。
如同高景飛在村子里看過的老人編筐一般,不過郭世鵠的手法更加精妙,不超過半個小時,一具由竹子骨架網格組成的人形框架就已經呈現在高景飛眼前。
高景飛驚嘆道:
“鵠哥你這手藝,嘖嘖,就是到天橋上賣藝也能養活一家老小了啊!”
對于高景飛不恰當的形容,郭世鵠給了這小子一個白眼,但是明白這小子是在夸贊,所以他自己卻也是很得意的。
這還是除了學校里和社團里那些共同愛好的同學之外,唯一沒有批評自己玩物喪志,而是夸獎自己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