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鐘熙瑗的說法,她是在在江邊散心而遭遇的迷霧,這個江大概率就是附近的這條烏江,而不是鎮里的駟馬河。”
歷史知識合格的四人當然知道這里的烏江是楚漢相爭的最后一戰垓下之戰霸王自刎的那條烏江,而不是粵西、湘南、贛西這些地方的幾條烏江以及長江六大之流之一的黔地烏江。
不過這條烏江其實就是貫穿歷陽和金陵兩地的長江段,并且還有一條引出江水的河流環繞貫穿整個古鎮。
所以鐘熙瑗所說的江邊到底是哪個位置就不好說了,因為流經烏江鎮這一塊的江邊距離也實在不短,還有駟馬河與長江交接的地段,光靠他們幾個人根本無法一一走遍,完全進行檢測。
好在經過分析,能夠從鎮上走過來的江邊位置不算太多,他們只需要重點檢測三處位置就行了。
高景坤帶著三個新人花了一個小時時間,在信息服務中心那邊分析出的三處位置分別放置了一支迷霧感應器,這東西長得有點像下面帶著一根插桿的小飛碟,可以插在泥土中隱藏起來,只要覆蓋的泥土厚度不超過三十公分基本都可以感應到外界的情況。
這是最近夏國特事局總部剛剛研制出來的新裝備,是可以提前感應特殊迷霧能量并且通過衛星信號報警的特殊裝置。
有了這東西,他們就不必派人親自在疑似迷霧事件地點進行駐守,便可以監控迷霧的出現,為他們的行動帶來更大的方便與安全性。
“嘀嘀嘀嘀嘀……”
晚上七點時分,就在高景坤他們將迷霧感應器插在第三處也是最偏僻的江邊位置的時候,這感應裝置一激活便發出了警報音。
然后高景坤就接到了信息服務中心的通話。
郭世鵠在電話中說道:
“隊長,發現三級警報,在你所在位置感應到微弱迷霧能量聚集,根據系統推測,下一次迷霧爆發的時間應該不超過二十四小時。”
“那里嗎?跟鐘熙瑗的情況倒是吻合。”
想來也是,這一處是能夠從烏江鎮上走到江邊最偏僻的一處,平時也人煙稀少,正好符合鐘熙瑗那種不想見人的心態。
相比另一邊與駟馬河相連的河堤公園,那邊還有人會晚上過來散步或者是騎行的人,這邊的晚上則少有人出沒,距離最近的村子也要走三百多米才能到江邊。
高景坤對電話里說道:
“我知道了,看樣子應該就是這里了。小鵠你通知其他人在治安所集合,讓留守人員開車去接小飛到這邊來。”
找到正確地點的高景坤也不再遲疑帶隊上了車就開回鎮上治安所。
治安所這邊一處閑置辦公室已經被特事局臨時征用,第三隊此次外勤人員全部到齊。
“隊長,我們準備行動嗎?”
商思洋興致勃勃的第一個說道。
高景坤搖搖頭:
“還是等小飛來了再一起行動,不說這個迷霧背后根據我們的分析可能很有大問題,何況隊伍里還有新人需要照顧,有小飛在會更穩妥一些。”
商思洋也不是那種無理取鬧的人,得到回答的他只能按捺住興奮的心情,耐心等待高景飛的到來。
時間還很充裕,三號地點只是檢測到能量初步聚集,距離迷霧成型還有很長一段時間,而從金陵市區到這里,開車一個小時足以。
當然前提是不發生交通擁堵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