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一突然發生什么詭異情況掉下去怎么辦?
想了想,他收起馬車,在江邊拿出那艘飛云艦模型放入水中,果然船雖小卻穩穩浮在水面上,絲毫沒有下沉的跡象。
“果然,傳說中冥河和黃泉都有引渡人和船,我這飛云艦雖然不一定能渡過黃泉,但行駛在這這陰間江水之中還是完全可以的。”
說著,高景飛手中兵符一晃,就見到飛云艦在他的目光中閃耀著一層淡淡的黑黃光芒,由一尺長的模型化為了一艘足有六十多米長的古老巨艦。
而這尺寸還不是當時最大的,歷史記載西晉名將王睿的樓船長一百二十步,約九十米,排水量大概在千噸左右,雖然顯得笨拙不便像座浮城,但無疑是遠超同時代西方船只的巨大。
飛云艦那高高的五層船樓還有寬闊的船身都給人一種海上宮殿一般巍峨的感覺。而且這是一艘可通行近海與長江的戰艦,遠非王睿的樓船那般笨拙。
高景飛心念一動,樓船一側就放下常常的木梯,高景飛縱身登上甲板,幾十個古代士兵打扮的陰靈就出現在他的面前。
“見過主公!”
這些士兵靈體單膝跪地抱拳行禮,高景飛滿意的點點頭。
“免禮,出兩個人帶我去官廳,其他人準備開船。”
“喏!”
士兵們分出兩個帶高景飛走進高高的五層樓船。
高景飛知道這些士兵其實并非是個體,而是當年與船共沉的將士亡魂與執念形成的意識體分化出來的,類似道家玄門煉制的道兵傀儡,并沒有獨立的思維。他們的行為都是由船靈模擬出來的那些人生前的習慣。
所以高景飛并沒有對這些工具人報以太多的關注,只是邊走邊問這船樓各處的設施和用處。
來到第三層,這里就是這艘戰艦的官廳,也就是指揮室的所在。
之所以將指揮室設在三層,在高景飛自己看來,應該是因為頂層為雀臺,是戰艦瞭望手所在的位置,而四層又太高,不方便傳遞命令,二層和一層視野又不算好,容易被前方戰場煙霧遮擋。
所以選在第三層恰到好處,而且飛云艦的官廳外就是半截露臺一樣的將臺,是水師艦上將領指揮作戰與觀察敵情的地方,這下面其實是船樓二層的頂部,前面還有矮墻和擋板的設施,應該是防備指揮官所在的官廳與將臺被敵人箭矢襲擊所設置的。
站在二層頂部向下方傳遞命令也容易被部下聽到。
值得一提的是,這船上并沒有古代海船那種常見的供奉龍王或者媽祖的神堂,因為媽祖是宋時人,在這艘飛云艦建造的三國時期還沒有出生,而龍王信仰也是唐宋時期被帝王冊封五龍神為王,才開始廣泛傳播的。
倒是船上很多地方都有著龍蛇形態的雕刻圖案,因為早在春秋時期的吳國地區,從官方到民間,無不信奉水神和龍神,吳國統治階層雖然也是姬姓之后,但是卻早已被越人的風俗給同化。
那時的吳國人們最喜歡將龍、蛇形象雕刻花紋于身上,以象征龍子。
也因此吳人喜歡斷發文身,被中原各國所看不起,認為他們是蠻夷之人。傳承到了三國時期,吳國地區已經信仰融合,普遍信奉天神地祇,如天帝太一、社稷之神,還有主管生死的泰山府君,但原始的信仰也被保留下來。
不過那時并沒有形成后世那種龍王的信仰以及香火供奉的習慣,所以飛云艦上也沒有供奉水神或者龍王的神堂與神像牌位,只有刻畫的龍蛇圖形,以象征得到水神與龍神的保佑。
高景飛上船之后,第一時間就在官廳后面的一間正堂擺下神壇香案,將上清教主太上玉晨大道君牌位供上,把這里作為了神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