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先生是個趣人。
但若是說是人,卻也有些不對。
但在百花仙君眼中,卻并未有半點偏見的眼光,他也從未看不起過妖物。
“百花釀,成了。”仙君略顯欣慰,也算是了卻了一樁心事。
他轉頭看向陳九道:“還得多謝先生這點睛一筆。”
陳九微笑道:“緣至于此,又何必多謝呢。”
“是極。”
百花仙君道:“在下能與先生相遇,已是一場緣法。”
“多年前在下喜好百花,故而立下了《百花圖鑒》,機緣巧合之下,明悟了大道,這數百年來順風順水,立仙君之位。”
百花仙君頓了一下,接著說道:“先生所行至道與在下略有相通之處,不如論道一翻?”
陳九捻起酒杯,泯了一小口,卻是微微搖頭。
“先生不愿?”百花仙君道。
“而非不愿。”陳九指尖在那桌上輕點,說道:“方才,你我不就是在論道嗎?”
百花仙君回憶起剛才所述,說道:“方才先生與我只論了酒,又怎算論道?”
“可陳某不單是在論酒。”陳九說道。
“紅塵……”
百花仙君怔了一下,忽然間明白了過來。
陳九說道:“心念通達便是道,無關乎外界,你從紅塵走出化凡為仙,本該是居士,卻成了仙君,人間紅塵才你的歸宿。”
百花仙君深吸了一口氣,回過神來。
有時候明悟便在一剎之間,這便是道至玄妙。
在那無人之境待的太久,身上的紅塵煙火早已被磨盡了。
從紅塵走出的人,又怎能丟了那煙火之氣。
“先生行那點睛一筆,點的不僅是酒,更是點破了在下。”
他拱手道:“先生之才,在下佩服,指點之恩,沒齒難忘。”
“這也是恰逢其會。”
陳九笑道:“并非指點,只是緣至于此罷了。”
仙君卻是搖頭道:“可指點又怎能算是論道。”
說罷,他便盤膝而坐。
只見他抬起手來,眼前仿佛出現了一面鏡子,如水面般透亮,倒映出第二個他。
只見鏡中之人從中走出,立于陳九身前。
兩位仙君,一位是真,而另一位則是從鏡花水月中走出。
這二人一同開口道:“于無人之境見那水天一線,心有所感,一甲子歲月悟得這鏡花水月,便以此與先生論道。”
陳九和煦一笑,說道:“那便多謝仙君了。”
百花仙君和煦一笑,接著便說道:“所謂鏡花水月,并非真假分明,乃是在那真假之間……”
贈余點睛一筆,便還你一場鏡花水月。
這一場論道,卻成了百花仙君一人獨道。
……
斗轉星移,月影轉移。
江邊小亭之中,還未黎明,卻起了大霧,在那儒衣先一念之下,便起了大霧。
儒衣先生閉上了雙眸,日月星辰在這一剎盡數消散,化作虛無。
身旁的小亭、江中的江水、岸邊的柳樹……
這一切,都在一念之下消失殆盡。
百花仙君心中驚嘆,不解為何先生的鏡花水月并非由實物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