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國力,還沒有到那般可以兩邊開戰的地步。
陳九說道:“陳某問的并非是策略,而是君王該如何做,陛下理解錯了題意。”
蕭華思索了一下,答道:“護國當以雄兵鐵騎,安民當以策論文書。”
“不錯,可還有其他的?”
蕭華陷入沉思,片刻后低頭問道:“還請陳先生指點。”
“指點談不上。”
陳九擺了擺手,說道:“陳某尋常時愛看些書,志怪書籍為首,其此便是史書,書頁在前,揮手一翻,便是多少王朝更替,舊去新來,這是別的書中不曾有的東西。”
蕭華口中說道:“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
陳九接著說道:“史書中所述的朝代中,有一國號‘明’,乃是陳某書中所見最有骨氣的一段。”
“明……”蕭華挑了挑眉,卻是沒有半點記憶,便問道:“不知,先生說的是哪段歷史?”
陳九沒有解釋,只是說道:“他是真實存在的,陛下且聽我說下去便是。”
“大明曾有受邊關部落侵擾,縷縷不休,真龍之子親至邊關,鎮守疆域,更有天子幾次御駕親征,不平邊關,誓不罷休。”
“某年忽起天災,天下義軍不斷,兵臨城下之際,義軍之首,要那時天子封他為王,并賜金銀,但那時候的天子卻不同意,自認為愧對列祖列宗,故而殺光妻女,免受城破侮辱,留下遺言‘賊分割朕尸,勿傷百姓一人’,隨后自縊而去。”
“就算到了國家落寞之際,大明也從不拿女人來做文章,那時候的百姓官員皆有一種和親便是辱國的意思,寧可戰,絕不和親!”
“那是陳某在書中見過最為悲愴的王朝,但卻是最有骨氣的王朝。”
“不納貢,不稱臣,不和親!”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雖逞一時之氣,但卻給后人留下了國之氣節,剛烈之明,無人可忘!”
御書房中沉默了下來。
那似垂暮老者的當朝天子呼吸急促,滿腔熱血沖上心頭,恍惚之間,像是回到了年輕之際,他提劍沙場,御駕親征。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如此風骨,如此氣節,何愁大乾不興。
“朕……”
蕭華看向了那御書房中擺著的那柄天子之劍,內心忽地涌出沖動。
陳九卻是按下了他,說道:“陛下就不必了。”
蕭華說道:“先生莫非是覺得朕骨中無氣?”
陳九搖頭道:“非也,鎮北府公子無雙,乃在世真武,北方將平于他手,陛下的之女命途多舛,雖為女子之身,卻有斬龍之命,可平長武,斬龍于殿。”
“陛下年歲至此,身體早已大不如前,就算沖動,也需顧前,這些事,還是交給小輩去做吧。”
“斬龍之命?”蕭華心中驚駭,追問道:“先生所言當真!?梔兒當真有斬龍之資?”
“陳某從不說假話。”
陳九點頭道:“就看陛下如何抉擇了,若想平長武,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少說也得數年之久,戰事若起便有苦難,且不說長武,如今又有北漠在前。”
“小輩雖有安國之能,但若是兩方同時開戰……”
“大乾恐有亡國之難!”
——————
破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