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陳九不過是個俗不可耐的旅者,當不得那所謂的圣人。
再者說……
圣人多沒意思啊。
倒不如飲三杯美酒,攜清風入夢。
.
.
眨眼之間,人間便過去半月。
在這半月以來,龍君巡游世間,共計巡視二百七十余坊,面見各地城隍陰差。
風浪起的快,淡去的也快。
大乾混亂的鬼神道僅在半月之間便平息了下來。
龍君以那雷厲風行的手段,懲戒了那些頂替上位的惡妖,更有白錦在一旁協助,亂象可平。
先生為妖族開路,可卻總有妖怪不知禮數,還為先生惹下麻煩。
對于這些妖怪,燭江也沒有半點留手,妖軀震碎,魂飛魄散。
持斬龍之劍在手,震懾四方鬼神。
斬邪祟妖物數百有余。
鬼神一道依附人族,有人才有鬼神存在,身為水神的龍君亦是明白這個道理。
既受香火,當護人族,而非此消彼長。
江中錦鯉化作手持折扇的公子,立于那城隍廟前。
“參見龍君!”白錦俯身,稟告都道:“稟龍君,臨安府二十一府皆已一一望過,共除邪祟十余,另有兩坊妖物行鬼神之責,乃是福祿功德之輩,鬼神之禍已平。”
“善。”燭江收起了斬龍之劍。
白錦起身,問道:“龍君,如今鬼神之位空缺過多,又當如何?”
燭江說道:“先生歸來,自有定論。”
白錦張了張口,問道:“先生會來嗎?”
燭江卻是搖了搖頭,他也不知道,陳先生游蕩世間,看似空閑,但實際上最忙的便是先生。
白錦眼神暗淡下來。
他嘆了口氣,先生離去已有月余,而他到了如今依舊不解往后的命數。
琢磨不清……
先生傳他氣運大道,定是有所期盼,可他卻是一點都悟不到。
修行果真是一件艱難的事。
……
“叮鈴~”
通華府已至秋時,卻聽一聲銀鈴聲傳入田間。
山間小道的破廟中,走出一位身著儒衣的教書先生。
先生打量了一眼外面,入眼便是金燦的稻田,隨著秋風搖擺。
已至秋收時節。
陳九收起了鈴鐺,看了一眼身后的破廟。
若是不出意外,此處廟宇已經荒廢了許久,只是一直保留了下來。
陳九挑眉道:“怎么到了這里?”
從冥府出來自然有別的道路,陳九本以為會回到京城,卻沒成想回了通化府。
這兒也算是個老地方了。
“也好。”
陳九眉頭舒展,口中念叨:“正好去見見故人。”
酒安坊在南,就算是走過去,也不算太遠。
卻不知如今老城隍如何了。
還有那天香客棧的掌柜,還是不是當初不省人事的模樣。
還有當初那米粉鋪子的小姑娘……
也不知過的怎樣。
陳九走在那田間,想到這里,卻是忽的一愣。
他張了張嘴,口中念叨道:“到底是什么時候認識的這么多人。”
或許所謂紅塵,便是如此。
都說他陳九不沾紅塵,說到底不是也留下了些東西嗎。
或許在許多妖物、修仙者眼中這短短的幾年只是眨眼即逝。
但在陳九看來,卻是過去了很長一段時間。
轉眼,便是幾多歲月。
陳九搖頭笑道:“俗不可耐,俗不可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