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東自己現在沒有太多時間去關注這些事情,他最近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向西》上面。
稿子蘇桐看過了,也給了意見,評價非常高,說是有些魔幻現實主義的影子,卻又跟國內現在的這些魔幻現實主義作品不太一樣。
自從馬爾克斯火了之后,國內就出了不少魔幻現實主義作品,遠的不說,前些日子陳中實發表的《白鹿原》可就是典型的魔幻現實主義作品。
從《白鹿原》的第一句話中,就可以看出這部小說有著重重的馬爾克斯的影子。
“白嘉軒后來引以豪壯的是一生里娶過七房女人。”
他們這代作家受到馬爾克斯的影響很大,其中就包括于東自己。
于東當時在寫《向西》的時候,差點就在開頭用了差不多的敘述方式。《向西》并非是典型的魔幻現實主義,但是絕對也有《百年孤獨》的影子。
現在于東要面臨一個問題就是,他這本小說該往哪兒發表。
這是他重生以來,第一次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或者說已經成為了一個難題。
蘇桐很喜歡這部小說,但是《鐘山》現在真的沒有辦法發表,篇幅實在太長。
考慮良久,于東決定先聯系《當代》,雖然他們剛剛連載了《白鹿原》,很有可能不會收《向西》,不過在于東看來,最適合《向西》的就是《當代》了。
而且《當代》背靠人民出版社,后續如果要出單行本也方便。
于東便把《向西》前面的幾十頁拿出來,寄去了《當代》。
其實最好的方式,還是于東直接殺到雜志社去,把全稿拿給他們看看,只是最近學校要開始考試了,他實在分身乏術,只能用這種不太有效率的方式。
不過他也不急,書已經寫出來了,遲一點發表倒也沒事。
……
于東寄完稿子回學校的路上,正好碰到了曲愛國跟汪海臨兩小子帶著科幻協會的同學們搞活動。
“于老師好。”
會員們齊齊跟于東打了聲招呼,曲愛國和汪海臨兩個屁顛屁顛地跑了過來,“東哥,這《生化危機》中文版什么時候出來啊,大家都很關心這個。”
于東沒回答他問題,而是看了看其他同學,問道:“學校不是給了你們活動教室了么,怎么還在外面搞活動?”
“氣氛好啊,而且現在人多,擠在教室里悶得慌。”曲愛國笑道。
汪海臨也說,“是啊,學校給的教室還是太小了。”
于東乜了汪海臨一眼,“小?要不要我跟吳校長說一下,把學校報告廳劃給你們協會?”
汪海臨打蛇上棍,“那敢情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