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師傅手上有藥針?”
“嗯!他平時吃飯挺講究的,海鮮方面尤其比較注意,他手上的藥針平時多用來檢測水產品的酸堿性,不合他意的,從來不吃,至于他本人是否知道自己手上的藥針挺值錢的,我就不清楚了。”
“您跟他很熟嗎?”
“談不上很熟,偶爾他會帶些魚蝦給我送過來,我們聚一塊喝上幾杯,他愛看小說,走的時候,從我這兒帶上幾本回去解悶,下次來了再歸還。”
“明白了!那我們下回去拜訪他老人家要不提及您老呢?”
“隨便你了,不過,我一個人清靜慣了,不想跟外人多有來往,姓岳的那邊,你最好不要提及我,那些藥針散落在民間終歸不是事兒,怎么說呢,這就像那失散多年的兄弟姐妹一樣,說到底,到底是血親,最終大伙兒還是團聚在一起比較開心吧?”
“您這比喻打得真好,多謝指點!您放心,我不會跟醫藥界的俗人提及您老的,對了,我這會兒閑著沒事,可否借閱《試邪七經》看看?”
“當然可以了,不過,我建議你從第三卷看起。”
“多謝指點!”
“那你等會兒,我給你取去。”說罷,趙館員起身取書去了。
第三卷也沒多厚,也就一百多頁,而且上面的字體還挺大,翻閱起來一點也不費眼。
蘇笑安研讀得很是認真,遇上難解之處就向趙館員求教幾句,趙館員則會非常耐心地給予詳盡的講解,蘇笑安發現,趙館員在古文字方面的造詣堪稱大學教授級別。
時間過得好快,蘇笑安也就研讀了七八頁的樣子,已經是下午三點多鐘了。
“趙老師,時候不早了,我得回去打理小生意去了,再次感謝您的悉心指點。”
“自己人,不必客氣,上市不上市的,其實都是小事,萬一這套藥針真能幫著他們研制出療效顯著、負作用輕微的新特藥品,你我也算是積了陰德了,我只沖這個。”
“您老高風亮節晚輩會記在心底,只要可能,我一定盡力找全其余11枚藥針,讓它們在中醫藥研發方面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老弟你是個有緣人,別人辦不到的事或許你還有些希望,忙你的去吧!抽空多來我這兒幾趟啊!”
“我會的,晚輩就此告辭!”
“路上注意安全啊!”說罷,趙館員客氣地將蘇笑安禮送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