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一甩披風,這便點兵出城。
只見得令支南城大開城門,其中出得馬步軍千余,打著公孫旗號,隨后,公孫瓚當先,劉關張隨后,四人打馬出陣,來至王言身前兩米處,勒馬站定。公孫瓚與劉備在前,關羽、張飛在側,緊握兵器,嚴陣以待。豹頭環眼的小黑子最是惱怒,迎著王言笑吟吟的目光,恨不得立馬捅死這小兒。
劉備拱手作揖,溫厚笑道“子言,涿郡一別,才三月而已,便得如此氣象,當真大才。”
王言還禮“玄德過獎,不過恰逢黃巾禍亂,民不聊生,但與其糧米活得性命,則云集景從矣。不知玄德身旁者何人”
無需劉備介紹,公孫瓚微揚頭顱,睥睨道“吾乃涿縣公孫瓚,廢話少說,你待如何”
劉備生怕王言搠死好師兄,從旁補充“此備之師兄也,少時與備同師盧公,常抵足而眠。今領劉幽州之命,來阻子言亂幽也。未知子言邀我出城一敘,所為何來”
態度好不好,是要看實力的。劉關張若是沒有吃虧,那是一定不會守城的,早殺出來追著他王大將軍砍殺了。
王言也沒吊公孫瓚,若不是顧慮名聲,他真就一朔捅死這小子了。三國沒有劉關張不像樣,可沒有公孫瓚卻是無所謂的。
只不過他現在要考慮以后,今天捅死公孫瓚,以后圍城,再邀主將出城聊天勸降,那就沒人敢來了,便且饒公孫瓚一命。
以后他據遼東,公孫瓚據幽州大部,且有的打呢,打不死他。
至于公孫瓚帶兵攔阻,他倒是不意外,理由大體與劉關張等人相當。而且公孫瓚老家就是令支,他可是一路殺豪族殺到這的,公孫瓚憂心家族,請戰守城也是正常。
“玄德如此直爽,吾亦不廢話。汝知吾欲往遼東自立,攻塢堡、破縣城,乃為糧草輜重而已。遼東苦寒,九月便冰天雪地,吾若不早有準備,則隨我軍民皆凍餓而死,乃人間慘禍矣。然吾雖攻堡破城,未曾傷及百姓,且留有余糧,只與百姓自不得人心之官吏豪族處尋得公正,此乃吾之道矣。
今吾領軍北上,汝等阻之,昨日更交戰一場,使我數百兄弟喪命,吾不究也。汝放還吾之兄弟,吾即刻領兵而走,不犯令支。”
公孫瓚哼道“若不放,你待如何”
他是這一次城防戰的軍事主官,放人得他說話。
王言看著他,笑道“我等兄弟皆黔首農夫,不善攻城,然此遼西之地,尚有余糧。若不放還吾之兄弟軍卒,必圍而不攻。吾便不往遼東,駐此遼西之地,堅壁清野,盡掠遼西之民,訓練勇壯,以圖幽州。而令支不富,未知余糧可容汝等六千軍馬以度三月乎待那時,汝公孫瓚若叫我活捉,當剝皮楦草。
或汝不通其意,待吾釋來。乃全剝汝皮,針線縫之,以干草實內,而后懸門示眾,以戒”
剝皮楦草是朱元璋研究出來的,這會兒倒是有剝皮,但沒填草的。
聽著王言說剝皮,公孫瓚的臉色就不對了,待王言解釋了一下到底怎么個過程,公孫瓚比關羽的臉都紅,眼睛瞪的比張飛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