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率大軍的感覺,其實是相當好的。這跟開公司絕對不一樣,因為權力并沒有達到極致。現在此處六千威武衛軍士,后方還有四千民兵,再后還有預備著的官吏、老農、工匠等等,性命全系于王大將軍一身。他說殺誰,就能殺誰,他想如何,就能如何,這是他的威勢
接續戰況,且說徒河縣令姓李名拙字子巧,乃幽州漁陽人,出身寒門,得友人推薦,任徒河縣令已四年。
李拙但見城下軍威,惶恐不已,問左右道“今王賊來攻,汝等有何良策”
城樓之上,眾皆默然,無人應答。
王賊荼毒千里,自安次壯大,一路破堡摧城無數,席卷數十萬眾。如此動靜,更早有流民懼兵禍往遼東逃命,他們怎么可能不知道。
王賊未到,劉焉便有令至此,要遼東軍將與王賊周旋半年,只待冰雪消融,必發大軍來援,一戰而定。但看著城下密密麻麻的賊兵,再看看他們自己的那點兒兵馬,這似乎并不是多難選擇的問題。
默然許久,終于一人拱手說話“大人,吾以為當早降矣。據斥候游商所言,王賊有兵十萬之眾,今來軍六千,然我城中守軍不過三千。敵我懸殊,我等實在難擋。劉幽州令我等堅守半年,然王賊來我徒河城下,千里之途,然則遼西太守精兵何在可有人阻王賊三日乎
吾徒河乃遼西要塞,扼東北之咽喉,北可攻遼東、玄菟,乃至蠻夷之地,南則可下幽州,進兵中原,如此咽喉要地,王賊必死戰來攻。
王賊此來千里,途中官吏豪族戮殺大半,以王賊之言,乃欺民虐民霸民之徒。大人如何,當自有計較。我等軍卒在此,不過逞兇蠻夷而已,料大將軍必不與我等計較。大人若不降,我等只得以大人做進身之階矣。”
說話之人前一刻還說王賊,說到要投降了,一下就變了大將軍,說起大將軍之時還遙遙對城下拱手。
此人乃此地領兵都尉,郭亮,漢人,其統率一千兵馬,負責徒河城坊及周邊烏桓事。言城中兵馬三千,乃是因有昌黎援兵兩千。言說讓他們先頂住一陣,后方兵馬不日來援。
遼東成建制的軍隊,基本上都是如此,上級長官為護烏桓校尉,西漢時所置,當時烏桓人被安置在上谷、漁陽、右北平、遼東等郡塞外,為防止內附之烏桓人再聯結匈奴,以亂中華,故而有了護烏桓校尉。
如今三百多年過去,隨著民族交流愈深,烏桓人這才進入了內部郡城,按照漢人的模樣生活。進來的種地耕田,有的仍舊牧馬,外面的則繼續游牧。
是以城中三千兵馬,有兩千烏桓兵。
他們先前只是聽說王賊如何如何,如今兵臨城下,都知道劉焉忽悠人呢。他們口中的王賊兵馬,兵多勢眾,軍陣嚴明,雖甲胄不齊,然皆有甲胄。更有攻城云梯,投石車,破門錘等攻城器具,一個個摩拳擦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