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晟拱了拱手“若晟未記錯,將軍乃一十八歲”
“然也。”
“將軍既已十八,又成此大好基業,何不娶妻納妾,早生子耶將軍有后,民則心安啊。”
王言挑了挑眉,多么熟悉的說辭,這話翻譯過來,就是大將軍你要媳婦不要
大將軍自然十分上道,繼續捧哏“吾亦不相瞞,卻有此心,正尋良女,不知孟光何意”
“吾甄氏主宗有女名道,年將及笄,知書達理,聰穎賢淑,將軍如此英雄大丈夫,吾甄氏女若能嫁入為妻,實乃甄氏之幸矣。”
大將軍笑著點頭,沒有回答,轉而問道“甄氏有幾女”
“五女。長女、二女皆已嫁作人婦,道乃三女,四女容方六歲,小女才周歲矣。唯三女道與將軍相近,明年便可嫁來遼東。”
漢朝女子十五及笄,也就是說十五歲可以結婚生子。當然這是大家族遵守的禮,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豪族是這個上,百姓便是下,自然也效仿好足規矩。
大將軍正是把婚育年齡從十五,提到了十八。不過這個年齡,與兵役年齡是沖突的,因他麾下十七從軍,還是必須從軍。不過這是眼下局勢未定之法,待到徹底立足,服役年齡當改為二十歲。二十歲之前,成長、學習、結婚、生子,或耕種勞作,或學習匠作知識,到了二十便從軍、出仕,謀身立業,為帝國貢獻。
“事未必急,吾知甄氏欲結秦晉之好,關系更甚。然吾今只些許基業,雖吾自信捉漢之鹿,事卻終在人為,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乾坤未定,前路不明,甄氏當慎之又慎。吾以為,五女正好。今吾十八,吾治下結婚亦為十八,待五女十八,不過十七年而已,彼時吾亦年富力強。
吾有言在先,吾夢游天宮,但見一參天神樹,一老叟飄忽而至,立于樹上,謂吾曰汝承天命而至,壽乃百二十矣,吾夢中驚起,再三思之,驚覺夢中老叟乃彭祖耳,吾深信之。是故,吾不娶主母,但娶平妻。非是羞辱甄氏女,便再有豪族許親,亦當如此。
吾壽百二十,子孫必不久活于我。若吾捉鹿,當選賢任能,吾之二世,不由嫡長之規。孟光勿言三世乃亂,若果真生亂,誰人見得吾死以后,如何管得身后事當只顧眼前事耳。”
“將軍之胸襟,晟汗顏矣。將軍如此坦蕩,甄氏亦不負將軍之所望,所謂好事成雙,便依將軍治下規矩,且將親事定下,四年后三女入門,十七年后五女入門。以將軍之大才,十七年或大事已定矣。”
“如此甚好,吾言甄氏必當興。”
甄氏對于大將軍屬于跪舔,臉都不要了。但卻很有遠見,更很果斷。使得甄氏下此決心,除了甄氏不旺,自是大將軍優秀。
事實上在過去的一段時間,甄氏已經來了幾人做事,屬于是前期搞情報的,看看大將軍到底能不能行。治下情況就在那里,府庫糧倉也在那里,大將軍遣軍士把守,治下之人盡可參觀。
磚廠、鐵匠、木匠,燒磚、打鐵、木工,軍士破冰網魚,大將軍親衛都跑去養雞鴨鵝,大將軍親自給治下之民看病、接生,到處巡視慰問。如此種種,盡顯生機。
先前押送錢財隨甄晟南下的一千軍卒,甄氏是看在眼里的,沿途行軍打仗,行止有度、軍紀分明,而且其中不少人還認識字,是王言在推廣教育。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