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言挑了挑眉,趙云原是討董之后,投了公孫瓚。毫無疑問,趙云是正經的猛將。跟許褚單挑不分勝負,還能領軍戰一方,很有水平。對于趙云來投,王言倒也沒有驚訝,只不過相對來說,現在早了兩年。
“帶其來見。”
“是。”親衛領命,轉身離開去安排
趙云隨著館驛人員一起,走在清掃了積雪,鮮見人影的街道上,吹著冷冽的寒風,一路到了城內的將軍府,由親衛領著進入了溫暖如春的室內,在一間堆滿了書的大書房中,終于見到了當今割據遼東的大反賊。
看著一身單衣,還披散著頭發的隨意樣子,趙云很難跟他聽說的那個威猛無比的男人聯系起來。
不過他還是恭敬的拱手行禮“常山趙子龍拜見大將軍。”
“子龍無需多禮,坐下說話。”
王大將軍指了指書桌對面的椅子,笑呵呵的打量著面前的趙云。
其人長相英俊,文質彬彬,卻又身高馬大頗為孔武,且面顯稚嫩,年歲不很大,腰間配著一把漢劍,穿著白色麻布衣衫,裹著熊皮袍,看起來又窮又富,又文弱又英武。
“子龍是何年歲”
“二十有四矣。”
“可曾婚配”
“父母早亡,無人做主。某醉心武功,未做他想,孤身至今。”
王言點了點頭,又問道“緣何來投”
“素聞大將軍待民甚厚,近來洛陽亂起,天下恐無寧日。鄉里欲遣勇壯,擇明主成大事,又聞大將軍并進臨渝,下廣寧,奪居庸,以圖幽州之地,大事將行,加之將軍賢名廣傳,故爾來投。若將軍有需,鄉里更有義勇千人,可供將軍調遣。”
趙云說的挺清楚,感覺天下大亂,又早就知道他的名聲,現在又聽說他已經興兵南下,所以便來投靠。
就是這個年歲有點兒問題,趙云是先死于廖化的,歲數肯定比廖化的歲數大。現在廖化二十二,趙云才比廖化大兩歲,廖化卻比趙云多活了那么多年。
不過這個念頭也就是一轉罷了,畢竟這是演義,歷史走向相同,但是很多事都不一樣,他也沒有深究的意思。
“汝既父母早亡,未曾娶妻,吾當為汝婚配良妻。聽汝之言,汝之鄉里深明大義,天下將亂,彼時必強征軍卒,加征稅賦。吾治下廣興民兵,農閑訓練軍陣,遇來敵可結陣自保即可,不強征入伍,且吾治下之民,未有許多稅項,耕地十稅一,經商另有細則。來春汝可回鄉,遷鄉里之民至臨渝安家。
吾麾下軍規法令與漢室不同,縱汝與漢升旗鼓相當,亦不能驟居高位。漢升如今為吾麾下宣武校尉,然其初至遼東之時,亦是軍中一小卒。汝既有戰力,便去玄甲營。出去以后,自有人與汝分房,置辦驗傳,令有軍需之人與汝寶馬、戰甲。子龍切勿自持勇力,莫負吾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