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即便這不合歷史,更不合原本的三國演義的畫本橋段,在種種原因之下,麋竺對劉備還是很有好感。
他問道“素聞玄德公有匡扶漢室,再興炎漢之志,逢今形勢,未知公將若何”
劉備擺了擺手,搖頭苦笑“飄零之人,何言志哉。不過待開春繼續討伐董賊而已。”
麋竺了然,就是走一步看一步。
想了想,他更近前一步,小聲道“徐州我主,曾與我言,玄德公兄弟三人乃真英雄也,甚為看重。今袁紹、韓馥、公孫瓚者,皆罷兵而走。今于洛陽之諸侯,心不齊,力難同,吾料難過秋便罷兵。彼時必是諸侯雄起,互相征伐,天下大亂。
徐州我主身體有恙,恐難長久,徐州富庶,乃四戰之地,其子皆難當重任。彼時玄德公若在,以公之英雄仁義,匡扶漢室之大志,徐州人民必定唯公馬首是瞻。”
“子仲休言,吾焉能為此不忠不義不仁之事陶徐州素有賢明,待民甚厚,乃真君子也。大丈夫立世,懷正心,走正道,行正舉。如此不忠不義不仁之事,吾斷不為之。縱飄零四海又何妨,但求問心無愧而已。”
劉備義正言辭,拒絕的十分干脆,連猶豫都沒有。
麋竺看著劉備不似作假,笑道“玄德公高義,實我小人之心,小覷玄德公之英雄仁義也。然玄德公既然飄零流落,無有憑依,待諸侯散去,便不是不圖徐州,暫且居之,以待時變,以謀將來,又有何妨玄德公當從我言,吾當與陶公進言,要陶公來請玄德公矣。”
幾人站在角落,除了關、張二人,沒人聽見他們說的話。眼見麋竺說的真誠,還給他們使眼色。
關羽捋著為風所動的長髯“大哥,麋先生所言甚善。大哥高義,不妄圖徐州,吾等飄零無依,終非長久之計。麋先生既能說動陶徐州相請,不若暫附徐州,身有棲處,再做別圖亦未晚矣。”
“二哥所言極是,大哥何不從麋先生之言”張飛猛點頭,大嗓門壓抑著,湊到跟前嘀嘀咕咕,“今王言已取幽州,其勢已成。袁紹等輩必非王言一合之敵,大哥胸懷漢室,宜當早有決斷,若他日王言兵臨長江,我兄弟三人仍舊飄零,萬事皆休。”
經過遼東避難,張飛很好的對王言保持了足夠的尊重。現在提起王言,即便是人后,即便遠在千里之外,也不是一口一個王賊了,這就是進步啊。
劉備沉思片刻,終究是點了點頭“既如此,便從子仲之言,暫附徐州。”
麋竺笑著拱手“公且寬心,此事必成。”
隨后眾人又是看著隊伍遠去,不過不同的是,劉備看向了前方的諸侯
幽州動向難以瞞過冀州,那么冀州動向,自然同樣難以瞞過幽州。
天已回暖,冰消雪融,又是一年春來到。
幽州大地煥發了新的生機,經歷過一冬的時間,田畝清丈劃分完畢,遼東存儲的農具、耕牛、馬匹、種糧等等早都調了過來,當然不止是這些,甚至是武備也是一車車的往這邊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