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先前的遼東一般,這一年幽州百姓的收成,除了交上去的那個一,剩下的人家是絕對不會賣糧食的。就是靠著之前公共建設的那么一點兒錢,購買基本的生活所需,除此外,絕對不會多消費。一樣的淳樸,就是攢。
這是缺乏安全感,餓怕了窮怕了的表現,別說這輩子,往上倒騰四百年他們也沒感受過這樣的日子。種地十稅一,沒有別的稅項,想都不敢想。
王言是很理解的,畢竟在遼東有過先例,到明年他們就該開始少量的往外放糧食了,到了后年,家里的糧垛就開始一年一騰換。
真正的說起來,現在他治下的百姓仍舊沒有吃飽飯,只能說保證不餓。這是遼東百姓的待遇,那邊還是有輔食的,油鹽不差,多少都能補充一些,但是仍舊不敢放開了吃喝。能收上來糧食,正是因為他們擺脫了饑餓,不再是以前的那副樣子,也知道自己根據自家的情況,來調換平衡一些東西。
事實上到了一九九三年,全面取締了糧票以后,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才算是真正的擺脫了饑餓,但還沒徹底,因為有很多地方是幾百年的貧困地區,物資供應也并不是均衡的。
當然兩千年以后的擺脫,和現在的擺脫,肯定是兩碼事兒,就是不餓,還遠遠談不上吃飽。
所以想要再一次大規模的興兵,少說得三年。
正在王大將軍忙活著秋收統計,忙活著兵力調動的時候,這一日,有軍士來報。言說有勇士,隨著商隊來投靠。
王言挑了挑眉“可問其姓名”
“姓典名韋字順易,陳留己吾人。原在張邈麾下,今隨商隊來投。”
聽見這個名字,王言多少有幾分意外,這時候典韋應該是張邈手下,還沒到投奔曹操的時候,現在反倒來了他這里,而且還有了個順易的字。
“帶其來見。”王言擺了擺手,讓手下人去通報。
現在諸侯群起,各地都不太平,已經很久沒人來投靠。主要也是現在的士子是有數的,有意愿的全都來的差不多,不想來的便也不會再來。
過了一會兒,軍士帶著典韋入內,才一進來,典韋便單膝跪地“陳留典韋,拜見大將軍。”
只見其豹頭環眼,滿臉的胡子,身量將近兩米,膀大腰圓,挺著個肚子,正經的武將身材,絕對的能打之人。
典韋的戰斗力還是相當夠用的,跟許褚打的有來有回,而許褚又是跟各種名將都交過手,側面證明了典韋的戰斗力。更有兩千年后流傳的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之說,雖然這個說法不準確,但是典韋肯定不差就對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