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典韋的樣子,王言笑了起來,這小子還挺實誠,有想法還真不掩飾,當即擺手道“吾欲安排汝入玄甲營,乃重甲騎兵。彼時會有匠人為汝合身制甲,今日便先著尋常甲胄。”
說罷,王言招呼親衛,帶著典韋去軍需庫房,挑選甲胄,合典韋身材的有不少。不是繳獲的,就是繳獲的。典韋這種身材,基本上就是猛將標配。對于甲胄來講,身高差上幾公分,也沒有太大的問題。
另外一方面,王大將軍最不缺的就是甲,現在治下已經掌握了從鐵礦挖掘開始,冶煉,模具制造粗坯,工人流水打磨,匠人上手精修,最后再有工人按照通號編織,后續配發再進行下一步調整。甚至還有工匠專研甲胄,從防御能力,到外觀的美觀程度,都在不斷的進行設計。
現在發放到民兵手里的甲胄,可能過個一兩千套就有了一些變化,變化不大,但確實在改良著。這還是制式甲胄,開放給高級武將定制的甲胄更是五花八門,在甲胄這方面,積累七年,還有王大將軍的政策鼓勵,基本可以說玩出花了,材料的堅韌程度上可能還差一些,但就審美這方面,絕對達到了原本歷史中的甲胄巔峰水平。
人不是沒有創造力,只是沒有合適的土壤去承載。如今政策鼓勵,用王大將軍的話說,只要不騙錢,研究什么都行,就需要天馬行空的爛漫思想。
很快的,典韋選好了甲胄,又在館驛中取來了他的一雙鐵戟,在馬廄中選了一匹高壯的寶馬。王大將軍也身披玄甲,不過沒用馬朔,就用他的那一把漢劍,因為馬朔太長了,占了兵器的便宜,典韋可能不服氣。
秋風煞人,卷起無窮塵埃。兩騎相隔五十米,遙相對應。王言單手掣劍,典韋雙手各持一戟。
稍等了幾息,看著典韋沒有動靜,王言搖了搖頭,還是沒看的起他啊。當即策馬前出,殺將過去。典韋原地不動,就等著王言來攻。
看著大將軍一劍不慌不忙的揮來,他也不慌不忙揮戟格擋。劍身與戟身相交,伴著金鐵鳴擊之聲,一股大力傳來,壓著戟往典韋頭上去。
嗯典韋猛的瞪大了眼睛,有些不敢信。王言細胳膊細腿,身型也不胖,竟有如此大力不過也由不得他不信,當即認真,掄起了另一只戟,直奔大將軍腦袋過去,一招圍魏救趙。
只見王言不慌不忙,輕挑劍身,柔勁擋著那一戟過去。典韋舊力未盡,又被加了新力,戟的慣性讓他做不了旁的動作。盡管身體很強大,腰馬合一,可以頂住,但仍舊向一側動了位置。
就是這呼吸之間,大將軍豎劍橫拍,掄圓了的一擊,直接拍在了典韋的頂盔之上,硬生生的給他拍飛馬下,還打了個滾。
典韋站起身,晃了晃腦袋,心知王大將軍有兩下子,這一下是吃了輕敵的虧,當即大叫一聲再來,便跳上了馬,主動殺了過來
來回的準備了一個時辰,交戰卻只有十幾分鐘,典韋灰頭土臉、鼻青臉腫,被大將軍關心了一下家庭情況,聽說家里只有他自己了之后,言說過一陣給他發個媳婦,然后便老老實實,呲牙咧嘴的去當他的軍中小卒
對于這種自持勇力,多少有幾分輕狂的人,打一頓就好了。一如當初的太史慈,現在多好啊,指哪打哪,聽話的很。
典韋來的其實正是時候,玄甲營那么猛的一支重騎兵部隊,怎么能沒有一個同樣猛的將領帶隊。不過趙云的相性有點不合,雖然一樣猛,但是趙云白馬銀槍亮甲,那也是翩翩美少年,感覺不對。而且并州那邊也要有足夠的軍隊打仗,玄甲營肯定是不行,所以才給趙云升職,獨領一衛,讓郭嘉指揮著去打仗。
現在典韋來了,正是填補了趙云勇猛的缺口,典韋要是帶隊玄甲營,那畫風就對了。一個猛男,領著一幫猛男,玩命了沖。而且玄甲營根本不會獨立作戰,因為他們高度依賴后勤,這注定了他們的作戰范圍以及機動性都不好。所以也用不著典韋多有機變,聽命令就完了,讓打哪就打哪。
考慮到形勢的變化不定,再考慮到接下來的布局,玄甲營也將調往平城,并州地形平坦開闊,也適合玄甲營作戰。再者短時間內不會南下,玄甲營在家里養大爺也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