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言見到賈詡,已經是一個月之后了。
賈詡繞了路,從并州過居庸關,經薊縣,最后才到真定。一路上拖家帶口走走停停,算是細致的看了一下王大將軍治下的狀況。最后到了真定,等了幾天的時間,這才得到了王大將軍的召見。
“賈詡拜見大將軍。”
說著話,賈詡直接就跪下磕頭,大禮參拜,很有主動投靠的覺悟。
他是一個身材高大,富態的微胖,唇上留的八字胡,下巴則是山羊胡,兩鬢垂著長髯,皮膚松弛,很有幾分慈眉善目的樣子。他最開始是武官,沒有好身體當然做不了,老曹都是相當有戰斗力的,早年間那也是騎馬討伐黃巾的選手,賈詡高大些自然很正常。
他今年四十八歲,上了年紀人就發胖,多生皺紋,自然也是正常的。總的來說,賈詡并沒有天生異象,不過是吃用的好,比起同年歲的百姓來說,更年輕二十歲罷了。
打量了一下賈詡的樣子,王言擺了擺手“免禮,坐下說話。”
“謝大將軍。”
賈詡起身又是深深作揖,這才板板正正的坐到了書桌對面,并小心的接過了親衛端上來的茶水。
王言喝了一口茶水,笑呵呵的問道“文和何來投我”
“蓋因詡遍觀群雄,天下必為將軍所得,故而來投,以為將軍助力。昔王允計殺董卓之后,詡便有投將軍之意,無奈彼時無能逃亡,只得與李傕、郭汜等收攏潰兵,反攻長安。后李、郭內亂,詡轉圜其中,多有護佑漢帝之舉,今李、郭反目,司隸亂戰,詡終于尋機脫身,終幸得見大將軍。
詡明知大將軍規矩,欲殺不義豪族。詡雖出身大戶,然涼州地貧民少,雖有家奴,未曾加害,決然未有以害民取樂之事。況吾家規嚴厲,縱有歹徒,不過少數,他日將軍若取涼州,該殺便殺。”
不用王言多問,賈詡自己就先說了出來,突出的就是坦誠,實在,直接,簡單。
王言含笑點頭,轉而說道“吾治下還有規矩,便是外來相投之人,不論以前有何高位,亦要由最基層做起,以此熟悉吾之法度。文和定知呂布,敗逃長安后,其領殘部來投,便在軍中為一小卒,前翻伐袁之戰,方才功升校尉。文和來投,當先做一亭長,半年后來將軍府為吾從事,汝可愿”
這個規矩就要定好,別管多大的能耐,別管以前多么輝煌,過來都得去最基層呆著。一來,就是像他說的,要熟悉基層,通過基層去了解法規、制度。二來,也是要打掉那種高人一等的傲慢。
賈詡說他不害民,那不是源自于他的良善,而是源于高階級的傲慢。而且他只是沒有直接的去欺害百姓,但是間接的欺害其實是不少的。若非如此,老小子憑什么五十歲的人,比三十歲的黔首看著都不差。
跟資本家是一樣的道理,人家沒有直接出手去欺負誰,甚至了工作崗位,發了工資。但是他們仍舊壓榨了工人的價值,他們仍舊通過金融手段,去收割財富。即便勤勞的工作,努力的攢錢,不抽煙,不喝酒,沒有多余的花費,仍舊被剝削,成了他人的財富。
實事求是的說,王言的主要目的就在于第二點,必須把這些人的傲慢打下去,讓他們捏著鼻子為民服務。不能服從他王大將軍的意志,就是有天大的能耐,又能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