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雙方交戰的地點,就是圍繞著黃山來的,主要集中在蕪湖、歙縣以及大末衢州市三地。
大致看了一番,王言命令道“傳令呂布、張飛、高覽、太史慈各部,十日后,一同前出,猛攻曹軍。”
“是大將軍”
在屋里坐的都長毛了的負責通信的軍官應了一聲,起身就往外跑,書寫軍令,安排送信。十日就是考慮了快馬送信,以及戰前準備的時間,必須要快。
黃忠問道“大將軍,各地本就酣戰不休,此舉為何啊”
“此舉在于猛攻,以亂曹操視聽。此次我自領兵馬,沿江而攻。汝領軍攻宛陵宣城、涇縣、陵陽三地。若曹操防備我處,別地必然不敵。若不防我處,則我一戰可下彭澤,兵指南昌。漢中方面,亦有兵馬攻蜀地,曹操定然左右難支,應接不暇。”
“大將軍用兵如神,此戰必勝。”
“必勝”安靜了許久的典韋終于是說了句話。
王言笑呵呵的,讓人送了飯上來,跟著一幫軍官吃起了飯,隨意的聊著軍情,順便的考察著這些軍官的水平。
這一次他的布置看起來沒什么,就像黃忠說的,大家本來就在戰斗,也沒什么大不了。但起決定性因素的是,他可以命令大家在同一天發動攻擊,并且還是猛烈攻擊。猛,和不猛,各自打,和一起打,都是有很大差別的。
他不來,他不下命令,黃忠等人是不敢這么做的。雖然都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也要謀身保命。他們當然可以自己聯結,但打贏了他們受猜忌,打輸了他們有責任。哪怕他們的大老板是王大將軍,哪怕他們都知道王言根本不會在意,但是他們自己也不敢亂動。
而且一旦全線戰敗,那后果他們承擔不起。他們只是將,而不是帥。
王言親自過來了,這天下就是他的,他說怎么打,那就怎么打,肯定是沒有毛病。打贏了有功,打輸了無過。
呂布這種沒有政治智慧的選手,被坑的多了,他自然想的也多。張飛是莽夫,早都被王言打的服服帖帖,他這輩子就服倆人,一個是他大哥,一個就是王言。沒有命令,他肯定也不會亂動。剩下的黃忠、太史慈、高覽,都還明白事理。
這都是確實存在的,統一戰爭打響,武將們都開始小心了。他們當然相信王言不會鳥盡弓藏,過往從未有過如同王言一樣的帝王,但這并不耽誤他們小心。
而他的策略,其實也是相當有效的。所謂虛則實之,實則虛之,正如他跟黃忠說的那般。他這一次是全線猛攻,而他的軍隊戰斗力是在那的,武將的強力也是在那的。
因為曹操的動作,揚州這邊的武將都已經擴軍了,最少都是一萬多人。曹操的二十余萬大軍,當然不是一處地方均勻的派去四五萬。而是不等的分散在各處,在彭澤、南昌都是留了足夠的兵馬。
猛攻的說法,就是打硬仗,就是可以有一定程度的戰損,如此打仗,他麾下的戰斗力是很高的,到時候必然是全線告急。
就算曹操明知道,王言的目的在于長江沿岸,因為這樣王言可以動用更多的守備江邊的力量,可是曹操也沒有辦法阻擋。他要是增兵阻擋王言和黃忠,那么其他地方必然會被打退,要是防守其他地方,那么王言就會一路打出去。
但曹操即便明知道沿岸的兵力最多,也還是不敢賭,因為他并不清楚,其他地方是不是還有伏兵。要知道,一旦歙縣、大末被破,接著過來就是南昌。
這就是統帥的難處,老曹會在前后相差不多的時間內,接到各處交戰的消息,他需要從中分析出,王言的目的何在,要盡量快的做出決策應對。兵貴神速,若遲遲沒有決定,前邊的將領就是死命的在那打,因為沒有命令他們不能動,動就是死。但是不動,他們搞不好就會被對面打死,就這么簡單。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