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本就注定了結果的戰爭,不過這世上多的是不死心,不甘心的人,老曹就是這樣。
鄱陽縣城的官署之中,曹操頭痛的揉著腦袋,一邊喝著酒,一邊苦思著應對之法。
下邊坐著荀攸、程昱等人,這些都是跟著曹操在這邊謀劃的,也包括統籌糧草之類的。而在蜀地,則是荀彧掌事,帶著蔣濟、劉曄、楊修等等,有他們跟郭嘉對壘。
曹操不說話,他們當然也不會多說。
在場的都是有智慧的人,都明白王言這一次的猛烈進攻,到底有什么影響。
現在曹操可以動用的兵力有限,沒有辦法全部增兵,否則的話長江就守不住。而如果只增兵許褚那邊,那么其他幾處戰場怎么辦何況他們也沒辦法判斷王言那邊是否有更多的兵力。開戰已經一個多月,王言的軍事動員力量強大,誰也不知道到底調了多少人過來。
一旦王言這里沒擋住,其他幾處戰線又被打崩,那么揚州這一戰就結束了。王言大舉進兵,長沙也保護不了多久。之后他們退守蜀地,王言大軍圍攻,縱然蜀地險阻又能據守多長時間
想要出奇制勝,又如何出奇他們連江都過不去。甚至就算讓他們一戰覆滅揚州這邊的十萬精銳,控制了江南地區,也于事無補,只能說又多活了十年。因為王言的底蘊在那里,損失十萬精銳確實傷筋動骨,但是他們想要北伐,也是難如登天。
強如王言,渡江尚且如此費勁,何況他們的那些小舢板。
在他們的突襲沒有取得預想中的戰果之時,他們就已經敗了。又是突襲,又是數倍的兵力,這樣的情況都沒能打穿王言的軍隊,取得漢中以及揚州東部,以致于后續的對于長安、洛陽的偷襲行動,遲遲未決以致不能成行。
他們在蜀地的戰略,就是守。抵御住漢中的攻擊,發現良機,能夠給王言方面沉重打擊。順便也等揚州這邊的情況,接著再議。
王言的軍隊越打越多,越打越強,還有近幾年他們的高壓,以致民心不穩。雖然總是在黑化王言,但是王言那邊的傳說可是一直流傳的。百姓再是愚昧,那也知道自己過的不好,總有逆反心理的。
后邊的仗,就是硬挺著打的,因為不打不行。他們全都寄希望于,能夠在動態的戰場之中,找到弱點,一擊而勝,絕地翻盤。
但顯然,英明了二十四年的王言,仍舊英明。
所以老曹喝悶酒,所以一眾有智慧的謀士不說話。
許是覺察到了士氣的低落,曹操重重的將酒樽放下“傳我軍令,調遣三萬兵馬馳援許褚,再調一萬五千兵馬,各部增兵五千,必須守住。明日我親往陣前,生機在此一戰。若擒王言,大事可定。若不成天亡我也。”
他琢磨了半天,也沒想到什么好的辦法,只能寄希望于靠著兵力取勝。而這不到五萬兵馬,是他能抽出來的全部。一萬五是他身邊的護衛力量,三萬是從江邊抽走的。再多,長江就守不住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