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說我要那個名頭有什么用三百六十五人,和一千人有什么差別不如實實在在的多給兄弟們爭取一些好處。首長們知道我的功勞,以后也不會少了我的好處,這就足夠了。你們呢,也多分潤了功勞,以后待遇也更好,這也夠了。
你們還不知道吧這個數還是我跟首長定的呢。到你嘴里就成過年查數了我跟你們說,不用你們給我打抱不平,這話就到這啊,以后別在外面胡咧咧。這要是傳到了首長耳朵里,好像我有怨言似的,多影響我的前途啊。”
王言當然沒說假話,反而是格外的實誠。他這人就不好繞彎子,對于這些文化不很多的戰士們,自然是更加坦誠。
在上京之前,昆明軍區已經開了一次表彰大會,戰功已經統計出來了。
正如他所說,在此次戰斗中,他和麾下戰士戰功卓著,統計出來的殲敵數字最少是兩千人,這還是在最后一路掩護撤退的時候,半個連阻擊越軍一個團的高光時刻沒有統計在內。
而王言手下的戰士們實在是太崇拜王言了,問誰誰都說看著了,都說查著數呢。保守的戰士說五百多人,膽子大的說一千五百多人,給統計的政工人員搞的無語凝噎。
后來還是首長找到了王言,商量著做出了最后的戰功統計。弄了個三百六十五人,殲敵來了個兩千余。其實在達到了一定程度的基礎上,數字的多少并沒有很重要的意義。
就好像現在一樣,別說三百六十五,殲敵兩千,就是縮水一半,對于一個連級戰斗單位來說,也是相當夸張的。
不管別人信不信,首長們明確的知道統計出來的并不是王言及其麾下戰士的全部,這就足夠了。對于出生入死的戰士們的好處,也都是有的。
至于王言自己本身,倒是沒多重要。如果對越自衛反擊戰原本是敗仗,因他的參與打贏了,那很重要。現在不過是錦上添花而已,落到他這邊的戰士們的頭上,就是少死傷了不少人。至于個人前途方面的問題,王言當然是不在意的。
就是沒打仗的時候,他在軍方就已經很有些人面。現在他打了仗,無非就是收獲了更多的人的尊重,當然也加重了他說話的的分量。他這一次再寫越戰的我見,受到的重視程度必然是不一樣的,畢竟他證明了他是真的會打,能打。
連長、指導員,這就是打仗時候沖在前邊級別最高的軍官了。營長倒也不是沒有,只不過相對而言,營長出場機會實在是太少。作為一線戰斗的最高軍官,涉及到的東西自然是各方面都有。手下各部之間的配合,人員的調度,哪怕是最簡單的吃飯、休息,都有門道。
同時也要勇猛,從古至今,打仗都是軍官帶頭沖的。我軍的優良傳統也一直保持,有軍官那就軍官上,沒軍官那就黨員上,沒黨員那就誰有威信誰上。
王言能一直帶隊戰斗在最前線,帶著一個連隊打出夸張的戰果,各方面的能力絕對都是頂級。有御下能力,有戰斗能力,有機變能力,有對局部戰場動態的捕捉能力。有了這一次戰斗,沒人會懷疑王言的戰斗素養。
可若是不打仗,他只是單純的去說話,其實首長們也不會無視。有道理就是有道理,對就是對。只是在優先級上,存在一些差異。
在大的時代浪潮中,這一些小差異,對于大局的影響并沒有很大,畢竟首長們又不是吃干飯的。
與王言不同的是,坐在一邊的楊連長。他聽到別人叫連長,下意識的轉頭,但是看到手下的兵跟王言嘻嘻哈哈的說話,心里的感覺就別提了。
這是什么這是奪權吶他敢肯定的說,要是放到古代,王言這樣的選手,一定是黃袍加身的大反賊。
王言不知道楊連長如何想,如果知道,大抵也只是一笑了之。他真是反賊,將近二十斤的腦袋全是反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