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當地主老爺了,還沒享過齊人之福,像話嘛”
王言當然沒有忘了林丁丁,不過他同林丁丁的交流比較簡單直接,所有的話都在被窩里。林丁丁對他的要求也不高,有錢
花,能見著人,有事兒能解決,那就沒問題。
她不知道何時被王言拿捏住的,總之情況至此,她也不愿破壞,大家都很好
不管在哪里,王言的日子總是那么安逸。
白日里,不是在郊外的軍營,就是在裝備部開會,晚上則是在家整理采訪的記錄,進行著血染的風采的寫作。偶爾時候,他或許會出差。那也不過是跟蹤一下戰士們的野外訓練,或者是跑到海邊,看戰士們在翻涌的大浪中武裝泅渡之類的。
他的書寫了三年,所以如此長時間,只是因為他事情多罷了。而且他最先寫的,是那一本我見,全書七十余萬字,首長們看了都說好。
畢竟有故事性么,自然要比干巴巴的數據好上許多。至于是不是真的好,那就是仁者見仁的事兒了。
至于血染的風采,全書寫了一百七十萬字,不僅把一個月的戰爭寫明白了,也把戰場上的許多的戰士、各級指戰員寫了出來,這都沒什么保密要求。
發表出去,反響還是不錯的。已經有很多圍繞越戰的文章發表出來,但就格局而言,他們寫的是不足夠的,遠沒有王言寫的宏大。他連為什么開戰,為什么這個時間開戰,這種國際問題都寫上去了,別的作家就算有大格局,也沒有大膽子。
而且相對來說,這時候的作家們喘了氣,大多數都研究著寫過往呢,一直寫了四十年沒停下
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一屆茅盾文學獎上,王言的11軍獲獎。第一屆是在77年至八一年期間,發表的作品,11軍正好是77年初的時候出版,趕上了這個時間。
這是奠定王言文壇地位的書,一大票的各界大佬肯定,無論如何都繞不開。評獎吧,他們也忐忑,不評吧,沒辦法顯示權威性,這里還是有一段故事的。
王言當然不會給別人添麻煩,所以也就定了,他甚至親自出席,相當給面子。
八八年恢復軍銜制,三十五歲的王言成了第一批。
這時候的特戰隊已經擴張到兩千多人了,已經足以稱為蒼龍特戰旅,王言仍舊在其中發揮著關鍵作用,而且他本身的功勞就很大,所以順利的升了一級。
不過他也當不了多長時間了,搞了快十年的特戰,已經該走人了。
只是王言對此沒什么所謂,他還樂得清閑呢。
事實上他也難得清閑,裝備部那邊,他也是發揮了相當大的作用。實在是他比較能搞事兒,越研究越猛。
太牛逼了,是他的錯,感謝活爹讓他能有這個錯
感謝磨軌精肉人大哥打賞100幣繼續支持。
日常感謝投月票、推薦票以及默默看書的好哥哥們的大力支持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