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士大夫有共識的積弊,所有人都知道地方豪門大戶偷逃稅款,兼并土地,但是控制不住。但凡想要改,都不用到地方,在朝堂上都議不過去。
何況立國以來就不太平,近十年又是起了西夏,堪稱內憂外患,沒人敢動。一個不好,就是內生憂患,與外敵可乘之機,又是山河破碎,血流漂櫓。
他語氣沉重的叮囑“一定要量力而行,切不可引得狼煙四起。”
“范公安心,學生曉得。”
其中情形,王言自然都是清楚的。古代王朝都是一樣,各種的稅項盤剝百姓,地主又是各種的偷逃稅款,欺壓良善,都不怎么樣。
王言現在實力有限,位置有限,他也不可能改稅法,更加不可能拿杭州試點,根本通不過朝議。他要做的,就是干地方大戶,讓他們把該交的稅都給交了。
做到了這一點,就足夠保證杭州的發展了。畢竟財政寬裕了,一定程度上可以暗戳戳的少收一部分百姓的稅,而后再開建各種的大工程,給百姓們多賺些錢財,地方經濟就算盤活了。各個階層也都梳理了一遍,經過他這一番收拾,再加上余威,哪怕他離開,杭州百姓的好日子也能有個五七八年。
等到了五七八年以后,他再殺一波也就是了。那時候他要是還不能做杭州的主,他還混什么。
如此同范仲淹說說笑笑的在湖上漂了一個時辰,這才上了岸。
范仲淹并沒停留,直接上了馬車,回家去吃午飯,再來個午休。現在王言展示出了強大的能力,他也放心很多,已經不太愿意摻合州事。他就想看看,王言到底能把杭州折騰成什么樣子,這是好領導。
至于建書院所用的土地怎么辦,這種小問題范仲淹已經不操心了,因為現在正是王言威風的時候。那么一些土地,誰還敢不給王言面子
目送著范仲淹遠去,王言擺手找來了跟隨的官吏。
指著之前的那片山腳,問道“那邊的地是誰家的”
“回通判話,乃是李家所有。”
“你讓人去傳話,那片地要修建書院,李家乃良善之家,必當助我杭州文學興盛,些許土地,乃是李家助學之資,此大德之事,靈隱寺的高僧也會為其念經祈福,助他李家富貴綿長。”
那新上任的中級官員愣了一下,十分敬佩王言竟然將明搶說的如此清新脫俗。
又是忍不住的說道“通判,方才通判所指之地左近,便是寺廟的僧田。”
“哦竟是如此”王言挑了挑眉。
對于錢塘的土地分布,他是不清楚的,也沒必要清楚,畢竟他只要知道誰是大戶就行。現在冒出了和尚的地,倒也是情有可原。畢竟寺廟就在后邊的山中,山腳有些地,也是可以理解的。
他笑道,“想來高僧大德,更愿助我杭州文教昌隆,左近土地便也用以興建書院吧。你去寺里與高僧好生說一說,不可盛氣凌人,一定要恭謹。若高僧不愿,不必翻臉,回來尋我便是。”
“通判放心,下官明白。”
“散了。”
如此說了一句,王言便背著手,帶著一同過來的小棟梁慢悠悠的往城里漫步
感謝王姓網友大哥打賞1000幣繼續支持。
日常感謝投月票、推薦票以及默默看書的好哥哥們的大力支持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