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也很好的接受了王言灌輸給他的知識,并高度認可了王言的方法,決定跟王言保持一致。
毫無疑問,這是歷史性的一次會面交談。王言改變了王安石的命運軌跡,也給他開拓了視野,灌輸了更加先進的思想,未來似乎在這一刻就已經定下了
實際上是更早,是王言在慶歷八年春的一個下午,出現在王家莊的地主莊園之內的時候
當然兩人都心照不宣,而沒有說出來的是,王安石來杭州的真正使命。
說不好聽的,以王言在杭州的影響力,就是趙禎來了杭州,說話都沒有王言好使,這實在太恐怖了。所以調走王言,派人過來削弱王言的影響力,真正繼承王言改造后的杭州,才是王安石過來的最根本的目的。
當然搞錢也是重要的,得在保證杭州穩定,保證繼續賺錢,保證一年比一年多的基礎上,進行去王言化。
掙了一百塊,顯然是不甘心再賺十塊的。人有落差,國家當然也有。新出來一個錢袋子,沒人想讓它再沒了。
不過人們倒是也挺從容的,王言不是牛逼么,到時候讓他再去。只不過是沒人愿意做那個讓杭州破敗的人罷了,無能是一方面,容易沒命是另一方面,影響家族就是更重要的一方面了
經過了那一次的長談以后,統一了思想,確認了共同的追求,王言便與王安石成了摯友。他十分夠意思的,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幫助王安石理順了州中的事務,幫助他坐穩了杭州的位置,也留下了他自己對于杭州接下來的發展意見供王安石參考。
他如此做的目的有兩點,一是給王安石看的,讓其感受到他的真誠,二是給趙禎還有朝中大臣看的,讓人明白,他王言一心為公,是絕對的大宋忠臣。
杭州之行,也便就是功德圓滿了
春夏交際之時,杭州已經熱了起來,更熱的,是在錢塘的官吏、百姓們的不舍。
沒有人組織,在城門還沒開的時候,錢塘縣城內外,便已經為著人們擠滿。
王言等人吃過了早飯,收拾妥當,才出了大門,便看到了外面站著的官吏,以王安石為首。
看著熟悉的各級官吏,看著遠處望不盡的人潮,王言搖頭道“介甫兄何必如此啊”
“子言誤會了,非我強令,皆是杭州官吏百姓自發所為,好些年沒聽過此等事了,子言執政杭州,功德無量啊。”
王言笑了笑,只說做的還不夠。
索性人聚的齊,他便直接在此給官吏們進行了離別前最后的演說。沒甚溫情,還是強調了廉潔奉公、執法為民、富裕百姓、強國強兵之理。
而后便在眾人的相送之下,一路回應著人們或真或假的不舍招呼。后方的馬車車廂之中的華蘭、淑蘭,或是王有銀、王棟梁等仆從丫鬟們,全都是一副與有榮焉的樣子。這場面實在是震撼人心,叫人今生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