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千武裝力量,權柄還很大的人出來。這樣的人有壞心,或者是腐化了,對于皇帝,對于大臣,對于百姓,都不是太好。
這也是汴京城內,數目眾多的軍巡鋪,是由禁軍職守。為的就是有什么突發事件,可以第一時間集結力量鎮壓
王言的改革計劃,相對來說是很合適的。因為他沒有觸及皇城,更沒有扯到大內去,只是外面的舊城、以及擴張的新城區。皇城以內,還是由軍隊鎮壓。
同時他更進一步的分散了巡院的權力,領導就有十一個人,各分部衙門又是正副相制。除非這人十分牛逼,不然絕對不可能統一巡院的意志。是一方面,下邊還有各種的低級官吏呢,都是要分權的。但是又統一了巡院,方便各種事務的落實,同時也更加方便對于汴京城的精細化管理與控制。
當然這是王言對上闡述的理由,他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要兼并右巡院,擴張他的權力邊界。他對領導們說的是防止別人集權,但現在是他在位,他就是那個集權的。
不過即便是不改革,有了這一次的事情,哪怕是再派來右院巡使、判官,對他也沒什么影響,因為他已經事實上掌控了右院。誰來誰是吉祥物,甚至于能當吉祥物都是幸運。
左巡院富起來可是已經一個月了,右巡院的人是眼看著的,那一個個的實在威風的緊,也闊綽的很,他們是早都想著跟王言混了。才不管什么分不分權,跟誰混的好,他們就跟誰,就這么簡單。
王言上任第一天,看著右院就礙眼,但是苦于沒有借口發作,不好插手,容易引火燒身。這次有了由頭,肯定是要把右院的權柄掌握到手里的。
至于監獄里跑掉的官員,死掉的小吏,那都是次要的。無論是那個周孔目干的,還是別人看周孔目不順眼,順水推舟的安排了一下,都無關緊要。這并不是值得耗費精力去追查的真相,因為在滾滾前進,愈來愈壯大的大勢中,這些無關痛癢的陰謀詭計,都將化為齏粉。
當然那是在他王某人得到了好處的前提下,若不然可沒這么好過,玩不死他們
到了現在這個地步,哪怕他的改革意見不通過,也沒什么關系,只不過是名義上差點兒意思罷了,右院還是要聽他的。
上奏意見以后,王言并沒有等來召見,但是新任的右院巡使、判官都沒有任命,王言便明白,趙禎還是舍不得錢。
所以在大半個月以后,王言徹底的純潔了右院的隊伍,實行如同左院一樣的制度,無論是福利待遇,還是幫閑,完全復制過來。
而后便讓他們按照他列出來的名單,出去進行大肆的抓捕活動。
左右兩院的巡捕、幫閑一起兩千多人,這回算是真正的可以稱之為嚴打了。
兩千多人在王言的調派下,形成了高效的流水線作業。選定目標,打探位置,抓捕、抄家、審訊,而后再拿著證據,對一些大戶以及中下層的官吏進行抓捕、抄家、審訊。至于中高層位置的,則是掌握證據,按兵不動。
官場亂就亂了,但是不能從上到下一起亂。先把下級官員處置了,穩定住政府工作,而后再動高級的官員,這樣的影響是比較小的
但即使如此,王言也不認為趙禎能頂的住壓力。
他的嚴打,從開始就注定了是失敗的。但也總要做,畢竟這仍舊是一舉多得的好事。百姓的生活大大的寬松,官吏隊伍一定程度上進行了純凈,得到了許多錢財充裕了并不健康的財政,最重要的是,王言本身的聲望、影響力更加強大,還收獲了一大堆的擁躉。
受他直接管轄的官吏、巡捕,因為他而有了比較體面工作的幫閑,因他而補缺上位的官吏,因他而大仇得報的百姓,以及因為他而短暫的感受到了安
穩、安心的生活的百姓們。這些人,大多數都會是他的支持者。
輕易得到的不會珍惜,沒有見過光明也便不會害怕黑暗。但現在,王言給各個群體帶去了光,讓他們知道,他們本來可以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