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還要進行衙門工作的,一些小小的內部變革。以及對各種人員的篩選,確認能力、衷心,時不時的還要跟已經被他嚇破膽的人來一場坦白局,以及其他人的主動檢舉、揭發等等。
最關鍵的,對于拉動地區經濟的基建事宜,他也要同步的派人出去勘查,讓人做規劃,又是大事小事的請示不斷。
這一樁樁一件件,全都砸在他的身上,他當然也是疲憊的。甚至于自從就任以后,他都沒去到他的府邸看過情況。
不是他能力不行,而是基礎性的事務太多。他總能悠哉悠哉的原因,就在于他把這些事務都分了出去。
現在也是一樣,只是短時間之內而已。
隨著一起接觸的時間越來越多,他摸清了旁人的能力、品行、衷心,旁人也摸清了他的大致性格、習慣、尺度等等,那么他自然便逐步的將工作甩出去。
這個旁人,也是包括了京中調派過來接任工作的官吏的。
通判肯定是不能干了,其他的一些主要崗位的人手,比如判官、推官以及各種的參軍,還有縣衙的知縣、主簿、縣尉等等,全都是要被擼下去的。哪怕沒問題,也得擼。
領導責任制,再加上王言刻意的擴大化,這是必然的結果。不同的是,可能誰的靠山硬,官路不絕。不硬的,沒靠山的,那就靠邊站,等著基本不出現的命運的眷顧。
別管汴京城中的人怎么罵王言能搞事兒,都要第一時間調派人手過來。因為這是邊地,不能給敵人可乘之機,優先級是在那的。
所以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便陸陸續續的有新官就任。
對這些人,王言就一個要求,聽話。只有聽話的才能做事,不能聽話的就呆著吧。畢竟一個月的時間,已經足夠王言上上下下的梳理一遍,邊緣化了異己等著空出手來挨個收拾。別人再難有甚么作為。
同時王言也初步的將兩萬多的廂軍,經過一番裁汰處置,只留下了五千余人,又把待遇提上去,新募了三千壯丁,粗粗的經過了編練。打仗肯定不行,但是對內鎮壓卻是足夠了。
理順了工作,抓緊了權力,又有了鎮壓的兵力,王言的刀子自然也就掄了起來。
畢竟各種的基礎建設等著錢糧,各種的人員安置也在等著錢糧,廂軍那邊只是初步的整合編練,上萬人都還沒徹底的安置呢。這些都是計劃外的支出,想從京城要錢,門都沒有。
所以王言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延州百姓應該是支持的,延州的地方大戶也應該都是能理解的
日常感謝投月票、推薦票以及默默看書的好哥哥們的大力支持
dengbidqqyifan
shuyueezguan
007zhuikeread23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