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一幫子下了朝的大佬正在開會,也是剛開,王言在還沒進去的時候,聽見他們討論著儲事,還說逼迫的太緊了云云。
待王言進來見禮坐下,一幫人的目光都落在了他的身上。
“子言來此,有何貴干吶”范仲淹笑吟吟的。
“要錢糧。”
王言說的干脆直接,將公文和地圖遞了過去,“此乃下官有關國子監以及我大宋學堂、書院的規劃。初步打算西城外擇地新建監學,擴招監生,除國子監以外,要增設武學、聲律、醫學、工學等科,與樞密院、太常寺、太醫署、將作監、都水監等合建書院,用以培養專門人才,應對專門事項。
此其一。其二乃是大興文教,各州縣要大興官學,學子束修要進行減免,降低學子求學花費,各地方出錢糧補貼。我大宋人口億萬,天才不計其數,只是苦于沒錢讀書。若是此舉在我大宋實行,不過十年,定是能人輩出。
不知諸位相公,以為如何”
眾人原本笑呵呵的,現在都不笑了,互相交換了一下眼神,最終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到了范仲淹的身上。
老范壓力大啊,他咳咳一聲“子言啊,此事干系重大,且國子監、武學之事好說,然則聲律、醫學、工學等諸科學子,學成以后如何安置”
“范公老成持重,一下便知曉此事難點。學生之舉,在于培養專門人才,應對專門事項,必要各部通力協作才可成行。
建設醫學專科,便要在各州縣開設官辦醫院,以不賠錢為準則,與百姓看病問診。建設工學科,便要工部等,明確工匠地位、待遇,水道如何改,橋梁如何修,兵甲如何制備等等,皆百工事。建設農學,便要鉆研如何耕種、如何培育優良糧種,使得畝產提高。
聽聞上古先民,刀耕火種,而今數千年已過,滄海桑田,耕有犁,收有鐮,有水坊磨車,此皆人之力也。如今我大宋商稅,所占歲入七成。商事何以興便在于百業旺,而百工筑百業。是以百工興,商事興,商稅多,大宋富。”
“此事所需錢糧甚巨”富弼開口,語態遲疑。
“下官并非急于求成之人,再者諸科未有成法,談何教人必要先有人總結成書,經年積累的鉆研,如此才能成事。下官不過先提出來,先找人研究,諸位相公也要通盤考量。今次所來,乃是欲請建設書院三四所,一者文學,二者武學,三者醫學,其余百工、農學事,成一所,先行鉆研。
再者便是,各縣于今年興建縣學三所,每所可容學生千五百人,有食堂、居所,此舉乃是”
王言的要求多么很多。但是相比之前,卻是相差了不少,也更讓人接受,但也不好接受。
眾人沉思一陣,卻是歐陽修開口了。
“子言,千五百人一所有些多了。非是建不起,實是未有如此多的學子。一縣人口少則幾千,多則數萬,實在用不上如此大的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