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朝拜,你準備些海產、香料,本王獻于父皇,到時跟父皇私下說明,此事父皇定然不會叫太子知曉。”楊廣說的很有信心,“目前動作小一些,明年再加緊動作。”
眼見王言點頭應下,楊廣高興的哈哈笑,“你可真是給了本王一個大驚喜啊。本王這便讓人檢驗新犁,若果真如你所說,你抓緊令匠人打造萬副。少數送往大興,多數發給揚州百姓。”
“殿下果真心有百姓啊,他日登臨大寶,必是千古圣君。”
“哈哈哈哈~”
楊廣仰頭哈哈大笑,是真高興了。
王言辦事兒是真靠譜啊,關鍵時候是真頂用。
用到的時候有大用,沒用到的時候安安穩穩,還能給出意料之外的驚喜,這是好人啊……
三個月以后,本來看王言就順眼的楊廣,看著王言更加的順眼了。
因為送回到大興的曲轅犁經過了檢驗,證實了確實比原本的犁更加的高效率,且作用明顯。于是楊堅昭告天下,推廣應用曲轅犁。
此犁終究沒有叫成晉王犁,因為在大興殿的朝堂上,公卿們議論一番,最終取出了一個讓楊堅滿意的名字,‘開皇犁’。
楊廣絲毫沒有因為沒能成為晉王犁而不高興,畢竟楊堅有多高興,看楊廣就有多順眼,對楊廣來說,就是巨大的成功。
甚至楊堅、獨孤伽羅,還都親筆給他寫了家書,關心他在揚州過的好不好,夸他為人好,做事穩重云云,又好一頓勉勵。
據楊廣在朝中、宮中的眼線匯報,楊勇挨了好多罵,三天一小罵,五天一大罵。楊堅和獨孤伽羅都沒有給他好臉色。
因為楊勇在家里寵妾滅太子妃,這事兒被楊廣派人捅到了楊堅和獨孤伽羅面前。再一對比楊廣這邊勤勉施政,壓制江南大戶,還搞出了個名傳萬世的曲轅犁,給楊堅的開皇之治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皇帝的身后名都厚了許多。楊堅和獨孤伽羅兩人,可不是越看楊勇越來氣么。
那邊越來氣,這邊楊廣收到消息就越高興,看著王言就越順眼。
真要說起來,現在的楊堅看王言,還要更順眼。畢竟楊廣是報上去了,說是王言研究出來的,沒過門的寶貝女婿還沒結婚呢,就已經很讓他滿意了,送了他這么個歷史留名的大功績。
中國古代就是農耕社會,圍繞種地的事兒全都是大事,曲轅犁的出現,比各種祥瑞祥太多了,是他楊堅文治的一部分。
只不過王言是公認的效忠楊廣的,所以功勞都歸到了楊廣的頭上,但是楊堅吃水不忘挖井人就是了,他還是記掛著王言的。
事實上他想忘也忘不掉。別的不說,只說宮里的一些用度,吉香居的東西肯定是要有的,這是給妃子們的,大家都香香的,美美的,楊堅也樂樂的。
其次是王言弄出來的高品質的精糧,雪花鹽、雪花糖,這也是日常必不可少的東西。最開始都是楊廣敬獻的,而后宮中定下了采買。
雖然滿朝公卿都看不上王言,但是每當提起王言,就是四個印象,一是忠誠,二是能打,三是能搞錢,四是太討厭。
人們討厭王言這樣的泥腿子,竟然跟他們站到了一個位置。但是又羨慕王言的搞錢能力,同時王言對皇家的忠誠,以及王言對自己卑鄙出身的忠誠,讓他們不得不認可。雖然王言很討厭,但人品是過硬的,只是跟他們不是一路人。
王言才不管那么多呢,他就聽命令行事,沒命令就經商擴張勢力,誰敢影響他做生意,他就把楊廣搬出來。楊廣不好使,他就掏刀子。
就這么按部就班的穩步發展,慢慢的就會形成一股勢不可擋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