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大問題,但沒有辦法妥善的解決。即便不讓海軍做海貿也是白費,戰船猛,海船大,哪里都去得,他們的走私是光明正大的。同時海外也有土地,他們甚至可以直接殺出去,到番邦自立為王。哪怕是制定嚴格的監管制度,但總也是要人來監管的。
但是海貿的利益太大了,監管的人也是頂不住拉攏腐蝕的。甚至于,水軍也可以讓監管的人自殺,隋朝的朝廷也說不出什么話來。
索性目前的水軍還可以壓的住,還聽王言的話,大隋有足夠的時間,向水軍里插釘子,分化了軍隊,如此便也就消弭了這個潛藏的禍端。
目前為止,當然還是王言做主的,否則別人來也壓不住,沒辦法順利的承接水軍的權力。這同時也是對王言忠心的又一次考驗,他不配合,那就不可信,配合,他還是楊廣、楊堅都信重的好臣工。
所以算上開拓海貿渠道、創建水軍的功勞,王言進爵江寧縣開國公,任威海軍大將軍,這是與大隋其他十二府平齊的位置,新增加的威海大將軍是正三品。
如此,王言也算是到了大隋核心的權力決策層,更近了一步。
但同時,也給他的手下配了將軍、千牛備身、備身、長史、司馬、參軍等等,安排在各個位置,分薄了他的權力。
不過這些事情都是無所謂的,因為那些人的傲慢決定了他們不可能獲得軍心,充其量也就是拉攏過去一些他提拔上來的,意志薄弱的軍官,剩下的大多數人,他振臂一呼,還是會堅定的跟隨。
以這個時代的操行,他當權,和不當權,那絕對是兩回事兒。下邊的軍士們過的日子,也是兩重天地。享受過了好的,哪里愿意享受壞的?
整個大隋的軍隊,就是水軍將士們的日子過的滋潤。但凡差一點兒,他們就該懷念王大將軍了……
大興,晉王府中,楊廣滿意的看著王言。
“子言啊,你真是本王的福將啊。”
他真的很高興,海貿的事情是他一手促成的,王言的功勞都是他的功勞。
楊勇還在那縱情詩酒呢,他這邊已經做出了這么大的事,兩相對比,高下立判啊。聽說最近楊勇很是焦躁,那是感受到屁股下的太子之位已經開始動搖了。
越是如此,楊廣越高興。
而看到帶來這一切的王言,自然是更加的高興了。
“都是殿下信重。”王言還是一樣的謙卑,從開始到現在,他的態度從來沒有變過,一以貫之的持續到現在。
總結下來就是,楊廣說啥是啥。
不過王言在楊廣這里的地位,是一直在提升的。自從知道了他不僅僅是一個武夫,而是有著運籌帷幄的頭腦以后,楊廣在很多事情上都會問問他的看法。
越是問,楊廣便越是知道,王言的水平很高。而且王言也保持著每天看書,經常思考的習慣,當然這是他展示給楊廣看的。讓楊廣知道他的提高,是在于他自身的努力,以及他也確實有幾分奇思,有幾分天才。
也是如此,楊廣已經受了他相當的影響,一點點的在變成王言希望的樣子。
楊廣哈哈笑著,夸獎勉勵了王言幾句,轉而說道:“楊素找本王了,他家也想參與海貿,怕你小子記仇,專門逮著他們家的人殺起來沒完沒了,特意跟本王說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