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心系軍士,不怪軍士們愛戴將軍啊。”
“是我不敢忘記出身卑鄙。”王言搖頭一聲輕嘆,“生民不易,活命艱難啊……”
看著李靖這個世家子沉默的樣子,王言擺了擺手,“行了,收拾收拾就走吧,注意安全,別有命賺軍功,沒命享清福。”
李靖點了點頭,喝光了杯中的茶水,對王言拱了拱手,轉身離去。
大家族都被王言收拾了,包括太原王氏,在先前王言平叛的時候就已經收拾的不行了。五姓七望沒遭收拾的,只有李靖家族所在的隴西李氏沒遭到打擊,因為他們站隊比較準確,離的遠了些,王言沒去過。
當然主要還是王言沒去過,否則隴西李氏也沒法幸免于難,充其量也就是給李靖一些面子,保下一些人來而已……
有名的大族都這么慘,就別說那些差一籌的了,日子都很難過。
如此再結合先前就敢拉起人馬造反的操行,王言斷定他們必然趁著攻打高句麗的時候造反,正如他說的,中原大戶如今已經是走到了死胡同里,他們沒有選擇,只能一條道走到黑,把這死胡同打通了去……
李靖走了,王言繼續坐鎮,梳理著各種的信息情報,布置著各種的安排,一道道軍令發出去,全線的部隊都做了各種的調動與調整,計劃好了各部的攻擊目標。
當然最重要的,也是做好了各種的后勤補給安排,以及增援過來的部隊的各種調動。
高句麗不是白給的,也有幾十萬的軍隊,要不楊廣怎么發百萬大軍呢。楊廣想一戰直接打崩了高句麗,但是內因外因之下,他自己崩了。
最近兩個月,又調集來了一些部隊,目前已經達到了十萬兵力,算上海軍有十二萬之多,并且后續還在持續增派。
王言當然很重視,他也是一邊藐視一邊尊重高句麗的。或者說,他更加考慮的是己方軍卒的性命。
畢竟他的一個輕忽,就是千百軍卒的死傷。哪怕打仗于他如同吃飯喝水般得心應手,他也很慎重。
這也是他為什么喜歡悶頭搞發展,形成堂皇碾壓之勢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死的人可以少很多。當然另一方面,主要也是輕松,不必要費那么多的心思,后勤猛猛干,穩扎穩打就行。
不過眼下的大隋沒有那個條件,他雖然改革了軍事,也搞到了錢糧,但時間還是太短,不足也還是有很多。
同時還要防備中原反叛,他要費的心思要更多不少。
如此忙碌的一天過去,翌日,王言到了前線的小城,立于城頭之上,看著下方的兩軍交戰……
日常感謝打賞、投月票、推薦票以及默默看書的好哥哥們的大力支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