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人誰啊?”
才上了車,任思羽便好奇的問著楊澄。
“王言。”
“王言?”任思羽琢磨了一下,“我怎么好像聽過這名呢?好像是你們一起喝酒的時候說的……身價幾千萬……是北清做互聯網的那個吧?”
“是他。”楊澄點了點頭,“當時還想給他投資呢,結果人家沒要。我要是知道他能做成今天這樣,當時說什么我也得給他砸個幾百萬。
不過我估計他也不會要,當時他就說了,成了是我搶他錢,不成是他欠我人情,怎么都是他虧。他靠著自己賣電腦賺一些,學校給了無息貸款,加起來估計也就是十多萬,忽悠著學生們給他打白工,硬是用了三個月做成了。真牛逼啊……”
三個月,好像還是昨天一樣歷歷在目,然而目光落到今天,人家已經是互聯網行業嶄露頭角的新貴,自己卻仍舊是那個混吃等死的公子哥。
原本他在王言面前還很有幾分驕傲,來自于他的家庭,來自于財富,然而現在那些優越感蕩然無存。人家單槍匹馬、赤手空拳打出來的,人脈、財富,雖然比不上他們家,但在北清、在海淀,王言都是能說上話的。
同時因為最近評價系統惹出來的大動靜,雖然大家都在看著京城的工商、稅務、衛生、市場等等部門的熱鬧,但卻也知道了王言的名字。
一個北清的高材生,還他媽是學藝術的,創個業折騰的整個京城都不消停,更上邊的那些大領導都有耳聞。
這是首都,這么大的動靜怎么可能聽不到。甚至就算聽不到,別人也會幫忙讓人聽到的。
在國內的互聯網公司,苦苦的研究國外,在判斷互聯網公司潛力的指標是國外有沒有先例的時候,王言是真正的異軍突起,讓人眼前一亮。
他的身世凄慘,父母雙亡,受黨的光芒普照沒有走上歧路,甚至考入了最高學府之一的北清大學,短短時間內開闊了視野,創立了事業。
天才青年創業互聯網,深入現實生活,探索互聯網造益人民生活的新道路,這怎么不是另一種意義上的祥瑞呢。
既能體現根本制度的優越,又體現教育政策的成果展現,還體現出高素質人才對于高新技術的促進作用……這簡直太祥太瑞啦……
“哎,你跟我說說他的事兒唄,我特好奇。”
楊澄瞥了她一眼,哼了一聲:“我勸你別打其他的主意,根本就不是一路人,別自找沒趣了。”
“你把我當成什么人了?”任思
羽哼了一聲,說道,“對,也是,在你眼里我不就是喜歡錢,誰有錢、誰大方,我就往誰身邊湊。
剛才那個王言不是自己都說了?他沒錢,也不愿意跟你們這些公子哥一起玩,他身價家千萬也花不到我身上,人家那么大的公司,也沒功夫搭理我,你說我跟他湊什么熱鬧?”
“你對自己認知挺清楚的。”楊澄看了她一眼,這才說道,“王言是個孤兒……”
楊澄講了他知道的有關王言的事情,事實上他一直都很關注王言的創業進展,時常從王瑩那探聽情況,于是他也知道了許多。
包括王言的成長經歷,他也知道許多,創業發展,以及王言的各種演講忽悠人,他都跟任思羽講了出來,倒也不是什么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