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曼德勒那邊的日軍知道了王言的動向,早已經給這邊通報了信息,這邊的日軍已經有所防備。
然而在兵力的實在差距面前,有防備也是無用的,何況還是王言指揮作戰呢。
不出意外的,這里的局勢發生了重大變化。
在日軍援兵趕到的一個月時間中,在這邊爆發了大大小小上百次戰役,王言憑借著強大的指揮能力,取得了這邊的指揮權。
當然是沒有名分的,只是在開始的時候,王言給盟軍提供地點,讓他們去進攻,往往盟軍沒有聽從,導致錯失良機,或者是因為沒有移動位置,而被日軍打過來,造成一定的死傷。
漸漸的,那邊的指揮官就按照王言的建議行事了。王言說打哪,他就派人去打哪,讓他怎么調遣部隊,他就怎么調遣部隊。
王言相信,盟軍指揮官的內心一定很高興。
因為彼此之間沒有什么利害關系,功勞都是洋鬼子指揮官的,也是打成英吉利一代名將了。就憑著這邊的戰斗,他能安全的回到國內,這輩子是有了。
正是因為洋鬼子指揮官的配合,王言可以總攬戰場全局,兵力可以通盤協調,再加上本來就是優勢兵力,坦克大炮盟軍也不缺,總體局勢就是盟軍和王言所代表的遠征軍的聯軍,將日軍打的節節敗退。
在日軍出現崩潰之勢的時候,王言又派了盟軍的人分兵去救南邊的那一伙人,將南方的日軍打的潰散,使盟軍在曼德勒以南的兵力合兵一處。
過去的一個月的戰斗打的非常激烈,粗略算來,日軍死傷最少也有四千。因為這是王言這邊的兵力統計的數字。
盟軍那邊可能造成的殺傷還要更多一些,總算下來這一波就報銷日軍逾萬。
這還是王言收著打的,他這邊主要起了牽制的作用,沒讓麾下的兄弟們玩命干。玩命的活都交給了盟軍的戰士,他這邊都是找到機會以多打少。
總的來說,這一仗的宗旨就是打活緬甸戰場,讓自己人少死一些,還是要保留實力,要死就死洋鬼子。
這一仗也打崩了日軍本來的算盤,雖然增兵了,但是他們新增兵力到了地方,再一盤算,并沒有增加太多的兵力。
同時日軍的情況還更被動了,這次是真的兩面夾擊了,緬北地區的日軍腹背受敵。盟軍也開始在緬南地區東進,擴大戰果,切斷日本的陸路補給,徹底困死內陸的日軍。
這一次的局面不同于上一次,大面積的潰敗,動搖了日軍的軍心,這個影響是相當重大的,想要將局面打回去,可真是千難萬難。尤其盟軍還在切斷日軍補給,動搖的就更厲害了。
本來戰斗素養就在下降,又臨此危局,剛來的河邊正三頭都要炸了。
怎么剛來就要背鍋呢?
王言也終于又一次的在戰爭之中,獲得了難得的清閑,麾下的兄弟們也得到了休整的機會。
他趁此機會對麾下又一次的進行了整編,將羅尤倫先前率領的四千余人編入到了自己的隊伍中去。
當然,現在也沒有那么多人了,畢竟打仗么,不能只有他們殺小日本,自身也是有傷亡的,只是沒有那么多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