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吉利沒有動手,因為他們的兵力不足,也更加害怕王言的戰斗力。
他們是跟著王言,聽從王言的指揮,一路打跑了日軍。他們很清楚王言的實力,并且直到今天,他們也沒有找到辦法克制王言那一套打法。
不說他們,跟日軍整整打了三年,日軍研究了三年,什么手段都用上了,也沒有辦法遏制王言,被打的跟狗一樣。
再說到兵力,三年來英吉利在東南亞增兵的數量并不多,死傷倒是不少,至今戰斗部隊也就四萬多人。
另有殖民地的部隊,緬甸能拉出來幾十萬兵力,印度還能拉出來幾十萬兵力。顯然,這兩者都是墻頭草,打起仗來就是混日子的,實在的土雞瓦狗。
如果真要強拉本地兵,王言目前一樣也有實力做到,在緬甸北部拉出幾十萬兵力。不過他沒有那么多的武器彈藥,而且拉出來的人沒有絲毫的戰斗素養。
不像現在,他過去一年在本地征了將近三萬兵力,有土著,有華人。武器裝備全是繳獲的日軍裝備,至于他本部的裝備,則是已經實現了大半美械、小半英械,夾雜日軍的輕重機槍以及各式大炮。
他繳獲了不知道多少個日軍的彈藥庫,武裝目前的兵力可以做到有富余。
而另一方面,這些在本地征出來的兵力,也都隨著他打過仗、見過血,同時接受了他的思想洗禮,有著相當大的忠誠以及戰斗意志。
這些情況英吉利是有掌握到的,所以他們不敢輕舉妄動。
“王,我是受英吉利委托,過來跟你聊一聊。”史迪威說道,“你真的要這么做嗎?”
“我的條件并不過分,你知道的,我只是想要一塊自己說了算的地方。而且我已經退讓了,沒有要整個緬甸,只是多與他們分割開來。”
“王,不要說氣話,你清楚,你是無法全面拿下緬甸的。你需要縱深,應對英吉利的戰車、飛機、大炮,甚至是戰艦。我知道你和你的兄弟們很能打,但如果沒有武器彈藥,沒有糧食、藥品,你手下有七八萬人了吧?又能支撐多久?
我們確實看好你,愿意給你援助,可一旦開打,你看看緬甸四周,我們要怎么才能把物資給你?你沒有空中力量保護飛機,中國將你除名,印度是英吉利的殖民地,泰國當然不會不給英吉利的面子,你沒有勝算的。”
史迪威說的當然是實情,唯獨‘沒有勝算’不是。
“可以走國內運輸,你知道的,他們不愿意讓我回去,一定會行這個方便。”
“如此一來,成本又提高了不知道多少。”
“無所謂,史迪威,只要不是完全斷絕,那就沒問題。”王言笑道,“我知道你們想要這里的礦產、樹木等等,想要出口糧食,想要傾銷商品,目前來說,在緬甸這里,你們需要一個和平的緬甸。
我其實愿意接受名義上的臣服,一定程度上配合他們的行動。但是史迪威,不打一仗,他們不會服氣。哪怕打輸,我也能在這邊立足。可要是打贏,那我要的顯然不是這些了。
我要看看,英吉利到底有多大的決心,又愿意投入多少資源,要看看他們究竟重視緬甸到什么程度。”
美利堅和英吉利在這個時候的關系是不錯的,屬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英吉利的殖民地基本都有美利堅的軍隊。
不過在國際交往中,沒有什么絕對的好與不好,糾葛的都是利益。所以美利堅該給王言援助,還是會給。
理由很簡單,王言太能打了,在緬甸立足以后,簡直就是東南亞小霸王,緬甸平頭哥,逮誰干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