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劇中,因為推薦去軍醫大學進修學習的名額,她算是背后說小話了。因為她跟袁軍搞對象,又不想讓人知道,就讓周曉白認了這么個事情,在部隊首長問起的時候,她也沒有辯解,導致因為影響的問題,使得周曉白沒能第一時間去上大學。
當然,周曉白的家庭在那里,這件事對周曉白的影響很有限,不過是早晚的問題而已。
從這個方面來說,羅蕓雖然不怎么樣,但是人家也清醒的很,她就是知道對周曉白幾乎沒影響才做的。
真說起來,她是有些著急了。忍著晚兩年,又不得罪周曉白,之后周曉白也一定會幫助她的,這段友誼還能留存住,在之后的人生歲月里持續發揮作用,對她的助力是要更大的。
不過從另一方面來說,羅蕓家里也是有人脈的,只是沒有那么頂尖罷了,沒有周曉白那么硬,是賺是賠,那就是見仁見智了。
周曉白珍重的將王言的來信收好,趕緊跑去照了相,甚至加了急要快些將照片洗好,她要早些給王言發過去……
此時的王言卻是又一次來到了縣城,一路照相來到了照相館。
這家照相館有三個人,攝影師老趙,副手老李,以及一個學徒工,聽老趙說家里是縣政府的干部……
沒用老李、學徒工插手,老趙在對著燈光了看過了王言沖洗過的膠片以后,就親自上手給王言放大照片。
老趙是老攝影了,雖然更多是肖像,但基礎水準是在線的,對技術有了解,有著一定的審美能力,他知道王言是個攝影高手。
弄著鑷子夾著放大好的照片,老趙嘖嘖稱奇:“拍的真好啊,王言,你的照片比市里的人都強,我看你都能拍電影去了。”
“哈哈,承你吉言,以后我琢磨琢磨,看看有沒有門路,能混進制片廠。”王言指著一大堆的照片,“這幾張再給我多放大一份,這幾張要快,不行你扇扇風,來回行路百里,我進趟城可是不容易,一會兒我就得把照片寄出去。”
“行。”
老趙點著頭,初次見面他就對王言印象深刻,真懂攝影,能說會道,和善的很,出手還大方。時隔半個月,見到了王言的攝影成品,自然是更加的認可了。
“對了,王言,我聽說你還是個木匠?”
老趙的話讓王言挑了挑眉:“怎么聽說的?”
“你不知道啊?”
看見王言搖頭不解的樣子,老趙笑道,“你們大隊在縣里也挺有名的,每天都有人拿著炕桌來縣城,見人就問打不打家具,說你手藝好,以前在京城都是做家具賣給洋人賺外匯的。”
“我以為鄉親們都是去周圍的大隊了,沒想到他們竟然還來縣里。”王言忍俊不禁。
過去的一段時間里,白店村已經算是開始了家具翻新的業務。這是在王言做好了村里要結婚的年輕人的一個柜子之后,成品的柜子放在那里,真是讓人看的熱切,鄉親們一個個的摸著柜子羨慕的很,主家更別說了,嘴都合不攏咧。
聽說還請了未來對象過來,親自看了看柜子是否滿意,結果自然是不需多說,滿意的不行。尤其聽說這個柜子都是能出口賺外匯的,更是高興的很,有面子咧。
當然實際上是不能的,因為木料的材質還是差了許多。但手藝能出國,卻是沒毛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