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川公社的治所所在,又是上演著敲鑼打鼓的熱鬧場面。
人們不懼八月里毒辣的太陽,舞的熱火朝天,真是鑼鼓喧天、鞭炮齊鳴。
縣里、市里,甚至是省里,更甚至是人民日報都來了記者,在這邊拍攝、采訪。
人民日報是很龐大的新聞組織,各地都有分社的。早在王言第一次投稿的時候,這邊的分社就已經派人來走訪了。
隨著之后的一段時間,王言的文章開始在人民日報上連載,成了全國人民喜聞樂見追讀催更的熱點,人民日報的分社人員就比較關注王言這邊的動作了。
比較有代表性的事情,除了王言自己寫文章發表,分社的人員也會寫社評送上去的。真說起來,靠著王言這么一個跳出來的孫悟空,這邊分社的人工作成績都挺好,大家日子自然也不錯。
與他們一樣,王言也在那弄著相機照相,領導們都是捎帶著的有幾張意思意思,他拍的更多的還是人民群眾的笑臉……
張書記的動作很快,上次踏查白店大隊跟王言說過以后,回到社里就開始走起了程序。
先將白店大隊要在社里開工廠的事情拋出來,給下邊的幾十個大隊來開會的大隊,一家攤派三個名額。
這是上級的好處,張書記只將數字告訴下邊,就不管各個大隊回去之后是怎么把狗腦子打出來的了。到了縣里也一樣,有一些什么補貼、支援之類的事情,各個公社的領導在縣里開會,也是要把狗腦子打出來的。
既然給了各個大隊名額,那么建設廠房自然是要大家一起出力的。除了修路的那些大隊,余下的大隊都攤派了出工人數,來社里給白店大隊蓋廠房。
定了這個規劃以后,張書記就順勢提名了劉漢文同志如何如何,將其調到公社做副社長,直接連跳兩級。
經會議表決全體同意,隨即張書記將劉漢文的名字推了上去,報給了組織部。副社長這個級別已經足夠了,是正經的縣管干部了。
張書記在公社素有威望,手下干部們治的服服帖帖,幾乎相當于一言堂了。如果沒有其他的牽扯,縣里也不會阻止下邊的人事安排。
何況還是劉漢文呢,這可是上了人民日報,且王言的每一篇文章里都有出現的名字,全國人民都知道劉漢文是相當負責任的副大隊長。
于是這事情也就這么定下了,程序走的很快,沒幾天時間,懵逼的劉漢文就走馬上任,帶著老婆孩子去到了社里安排的地方居住。
如此過了兩個多月的時間,在全社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屬于白店大隊,社里入股了的家具廠正式建造完成。
從縣里的機械廠采購了一批機械設備,白店大隊的學徒工們,以及其他大隊的年輕人們,共計一百余人的隊伍,全都來到了廠里。
這是一個正經的工廠,有宿舍,有食堂,大家集體勞動,創造財富。
王言則是沒有絲毫意外的成為了家具廠的第一任廠長,他進行了一系列的舉措,完善了工廠的生產制度,制定了安全生產的條例,規范了人員架構,培養學徒工,讓食堂每天都有一些油水等等,甚至還采購了汽水,一星期一個人喝一瓶,很是受到了好評。
他主要強調的還是安全生產,操作機器嚴格遵守安全生產條例,出了問題直接扣公分,出了事故直接擼組長,還要不時的對安全生產條例的背誦情況進行抽查。
算是最大限度的保障了安全生產,保住了這些年輕人的身體健全。
這期間,王言帶著白店大隊的婦女們做的各種沙發、床墊也都在店里進行了銷售,銷量當然是不佳的,家具是必要的,各種的墊子卻是不必要。
也就只有縣里的一些干部們,帶頭進行了訂購,包括政府的辦公室里也將破舊的淘汰掉,從家具廠采購了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