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房全體出動,去各個商鋪查賬。同時王言也宣布了糧鋪以及其他民生所需的清潔費降低,讓販賣糧食有一定的盈利。
王言當然要保障民生的穩定,但是一開始,他要的只是臣服。只有全都服了軟,然后再來研究具體的各個行業到底應該如何收費的細則。
另一方面,朱七等人的行動也很迅速,抄了十幾家。有皇親國戚,有勛貴,有大臣。這顯然是嘉靖授意的,耽誤了嘉靖消費,天王老子也不行。
王言也分到了一個大宅子,有了住的地方。
這些都是次要的事情。
主要的是土地,只是查這十幾家,就在大搞出來一萬四千多畝地。當然,也僅僅是大興的田地。實際上他們在其他富庶的地方,主要以出身的老家為主,一樣也是有好多的地。
這些地全都被王言劃為了大興縣衙的祿田,租給百姓耕種,收一成的租子。有災害的時候,不用繳租子,這是白紙黑字寫在契書上的。
才分了銀子的大興縣衙的眾人,更加的高興了。
今年下了好多大雪,豐的都不能再豐了,肯定好收成。到時候衙門這些人分下來,每個人也都能分到不少。
甚至哪怕每個人只能分到一點點,那也是多出來的銀子,是原本沒有的,是以后常有的。白來的,誰還不滿意?
當然,人的貪婪決定了,滿意是暫時的。習慣了以后,就成了理所當然,就想要更多的銀子。而絕不會,以前壓根兒就沒有這筆銀子……
上萬畝田地的產出,給衙門這么幾百號人,是他們的美好幻想。
王言怎么可能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在向內閣奏陳兼并東城這邊的兵馬司衙門未果之后,王言擴編了火甲到五百人,在東城的各處布置了據點,平日里巡邏查火災隱患,也幫助抓捕罪犯,維持治安。
另外又吸收了幫閑,擴編衙役隊伍到二百人,擴編幫閑到五百人。他們的職能,跟五城兵馬司的職能是相同的。
并且在王言的領導之下,形成了法警、治安警、城管、市場監督管理等等眾多職能于一體的隊伍。
人員除了原本的那一些人,新吸納的一部分是城里的良家子,一部分是城外的良家子。
沒人知道王言是要干什么,但所有人都感覺不是很好。
于是御史言官,各種家里產業被收了罰款、清潔費的官員、勛貴、宗親,還有被奪了職能的五城兵馬司,以及兵馬司的上級主管部門的兵部,都開始對王言發難。
這個時候,偉大的嘉靖皇帝還在閉關……
日常感謝打賞、投月票、推薦票以及默默看書的好哥哥們的大力支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