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就是一個,讓大明帝都成為這個時代的烏托邦。這里要有錢,這里要百姓幸福,這里要安居樂業,這里要成為人人都向往的地方。
而之所以嘉靖有此妄想,也是在王言的影響之下,他這個長居深宮,朝都不上的神仙皇帝,成了百姓們交口稱贊的圣主明君。
他從各個渠道聽到了百姓們真實的呼聲,那感覺讓他舒爽,讓他有巨大的成就感。如此情形,他自然想要更好。
不僅能更好,同時又能更多的搞來銀子,他再把銀子花出去雇傭百姓干活,又能收獲百姓的真誠稱贊,還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各種建筑,簡直是兩全其美。
然而實際上呢?
百姓們其實都只是嘴上謝謝而已,他們在各種場合都不敢說皇帝的不好。百姓又不傻,知道真辦事兒的就是王言。
要不然這么多年了,怎么也不見好呢,只有王言上位了,百姓們才過上了好日子。在王言之前,鄉下的百姓們見過最大的官也就是那些不入流的官吏了,知縣都有很多人沒見過。
但是王言上位以后,他走過很多村子,見過很多百姓,甚至還順便給許多百姓看過病,治好了許多病人。他們有什么事情,有什么冤屈,只要找到了王言,哪怕解決不了也一定會給個結果,會給補償。當然,絕大多數時候都是拿銀子說話的。
畢竟百姓們告到王言這里的,主要還是跟大戶的沖突。鄰里之間的矛盾,基本上下邊的里長之類的就能擺平……
以前下邊的地主老財收拾百姓們輕而易舉,現在百姓們只要能夠保證自己的安全,只要真有脫離地主的掌控,跑去找王言告狀的能耐,地主就絕對不敢放肆。
因為王言真辦事兒。
賠錢也不是那么好賠的……
而除了以上的那些事情,王言主要做的就是在整個順天府內巡視,同時給戶部、工部發文,做整個順天府的基礎建設規劃、預算。
在明年,他將要在整個順天府的范圍內開始大興土木。
銀子當然是足夠的,這一次處理順天府其余的地方,連帶著各種的罰款,他又一筆弄出來三百多萬兩銀子。直接給嘉靖上貢了一半。
另外還有大興衙門的銀子,別人調不動大興的銀子,他又怎么會調不動呢。這邊抽出來一百多萬兩銀子,合到一起又是三百萬兩銀子。同時還有每月能收上來的清潔費等,也能多個十余萬兩。
整個大明一年財政收入的五分之一,全拿出來砸到順天府,就沒有搞不起的工程。
何況這許多工程也不是一次性的支出,而是均攤到幾年,均攤到幾十個月。再加上王言本身還號令著皇家銀行,錢都是他下令印出來的。隨著新寶鈔的逐漸擴散,這又是一筆不小的可以動用的錢。
大明很窮,嘉靖很富,王言領導的順天府一樣也很富……
如此便到了年底,京城的大國氣象簡直爆炸。
百姓們手里有了錢,忙活了一年總要好好吃喝一番,總要扯上幾尺布給老婆孩子做衣服,沽上幾壺酒,好生喝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