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天府是財稅重地,絕對不能讓權貴大戶再搞成以前的樣子。”王言對胡宗憲的話表示了認可,“這一塊是咱們的基本盤,絕對不能讓出去。”
“海瑞以后,可就要斷檔了。”
“不是還有王用汲呢么?實在不行,讓譚綸上來也行。我說不能讓出去,卻也不是把這個位置當成了自家的。人可靠,能把順天府的事情辦好,是誰的人都無所謂。最重要的,就是保證順天府的局面,保證稅收。”
王言說的輕飄飄,“他們一個個的想著撿便宜,想著爭權奪利,出了事情也怪不得我。誰搞壞了我拿命拼出來的好局面,我就要誰的命。”
胡宗憲搖頭輕笑:“他們怕是也不敢胡來,都知道你是什么脾氣,也都知道你做了什么事情,除非誰真瘋了想死,否則是絕對不會在順天府胡來的。”
“道理是這么個道理,但真正做起來也不一樣。他們存著僥幸,輕飄飄的開了一個口子,那這個口子就會持續擴大。所謂千里之堤潰于蟻穴,不容輕忽懈怠啊。很多時候,事情就是壞在了這里。”
……
聽了王言如此推心置腹的話,裕王不禁連連點頭:“你是個有胸襟的,怪不得父皇如此器重于你。”
“王爺,臣當然有幾分私心,卻也不過是想活的瀟灑舒服一些罷了。更多的,就是想讓我大明更偉大,這是臣豁出命都要做的事。希望臣這輩子,能夠看到我大明寰宇無敵,百姓衣食無憂的那一天,死也瞑目了。”
裕王對王言的表態表示了相當的認可,轉而說道:“你有心了。咱們說說打仗的事兒?”
“王爺請講。”
“徐階他們跟本王說了,你一意孤行,非要開戰不可……”
“王爺,庚戌之事不敢忘啊。”
裕王愣了一下,隨即說道:“本王當然也是支持開戰的,只是如何打,還需講究一二。”
“其實也不用考慮太多。此一戰,薊遼做主力,宣大等地不失守便是。余下的,就是做好軍需,徐階他們不要在后邊拖后腿,宣大等地的官員不要里通外國。只要做到了這些,王爺,臣可立軍令狀,此戰我大明必勝!”
隨即王言將跟胡宗憲說的事情又講了一遍,讓裕王明白短期的大量開支,和長久的持續高盈利的關系,和實治草原對于大明帝國的巨大意義,對于皇帝的巨大政績加持,對于皇帝權威的鞏固,對于四夷的震懾,對于內部的團結穩定的重要性。
總結下來就是一個意思,這一仗是嘉靖要打的,且必須要打,對于皇權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大明國運也有著相當重大的影響。
“王爺,歷來王朝不過三百載,此戰若勝,我大明定然是能過了這個坎的。江山萬代是美好愿想,但再續國祚兩百載,卻是實實在在。”
“若敗呢?”
“不會敗!”
“你想一下,假如敗了我大明如何?”
“臣在內閣說過,可抄了嚴嵩、徐階等人的家……”
聽了王言的話,裕王表示無語凝噎:“你啊,怎么就跟徐閣老過不去呢?”
“王爺,這老東西壞事做盡,卻盡裝好人。說句不好聽的,若非陛下護佑,徐階早殺我八百回了。他心眼兒小的很,最是記仇。”
“行了,你多吃點兒肉吧。”
“多謝王爺款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