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們不論男女,全都忙碌了起來,職業的沒有地的工人也隨之大范圍的出現。新思潮也在大明的土地上涌動起來,畢竟思想要匹配社會發展的,兩者相互促進。由此也導致了知識分子群體的各種論戰,出現了許多新奇的觀點。
又因為總體的向好發展,百姓們的生活寬松,漸漸的‘好日子來了’的感覺傳遞給了更多的百姓,生活成本降低,盈余增多,于是百姓們本就強烈的生孩子的想法,也就更加付諸了行動。這幾年人口也開始井噴的增長,都在使勁生孩子,擴張家族。
凡此種種,王言在之前的數年時間種下的種子,到了開始攻打韃靼,震懾四夷,昭示大明帝國的強大的時候,終于算是開花結果,形成了一股不可阻擋的聲勢……
“不想竟是如此道理。”
嘉靖笑著點頭,“你辛苦了,這一仗打的好啊。按照你說的這一套道理,朕是真的希望能夠一直打下去了。可惜啊,韃子不經打,沒到三年就要徹底敗了。”
嘉靖、徐階等人都不同意韃子的乞和,不是因為明白了王言說的那一些道理,畢竟都是聰明人,他們當然有不少的想法,但要說如同王言說出來的這般成體系卻是不能的。他們是單純的通過各項數據,驚奇的發現這仗簡直是越打大明越富裕,那肯定是不能和了,誰想和就辦誰……
要說起來,他們看的各種統計的數據,也還是從王言這來的。畢竟王言一直肩負著皇家銀行主事的重任,各種的統計指標都是他提出來的,弄了許多的人手在各地統計數據。以致于經過了這么幾年的發展,皇家銀行比戶部都更要龐大了。
另一個比較有意思的點就是做官的問題,王言這個舉人出身的選手要當官都是花了銀子的,但是因為近幾年衙門擴張的關系,舉人當官真是輕松的很,除非是想去好衙門,否則是完全不用花銀子的,到處都在用人,想當官就能去。
王言笑道:“陛下無須憂慮,還有瓦剌呢,聽說在我大明西南還有個什么莫臥兒,東邊還有倭寇,西南的那些土司也要處理,隨便調遣大軍慢慢推進就是了。早晚打的寰宇無敵,四海升平。”
“你就是殺性太重。”嘉靖背著手,笑呵呵的搖頭,真像個慈祥老人,“朕也就是隨口說一說,怎么,將士們的性命不是命?都是我大明的好兒郎,能少死一些總是好的。”
“陛下仁德,前線的將士們知道陛下時刻掛念著他們,必定打的更勇猛。”
“朕想著他們有什么用?軍餉要給足才是真道理。慢慢打吧,胡宗憲接你的位置朕也安心,不會出什么紕漏。”
“胡部堂老成持重,又早與戚繼光相熟,配合無間,經略遼東、草原定然無憂。”
嘉靖看著王言:“接下來你作何打算啊?”
“全憑陛下安排,臣是大明的一塊磚,陛下放到哪里,臣就去哪里。十三年來,都是如此。”王言真誠的拱手。
嘉靖很滿意王言的態度:“十三年了,你也是過了而立之年,朕也老啦……”
“陛下玄修……”
“行了,你是神醫,還看出來朕的身子?求仙問道,終究是一場空啊……”
王言拱手低頭,根本不接話。
呂芳說道:“主子再修修,一準兒就能成。”
“呂公公說的在理。”王言懂事兒的附和。
“該修還是要修的,哪里用你們勸?”嘉靖拂袖,轉而說道,“去戶部吧,做左侍郎,主戶部事。你最會賺錢,也給大明當當家。”
“當家的是陛下,臣是陛下的賬房。”王言哎了一聲,“陛下,宮里是不是還得修繕一番?我看有幾個宮殿又燒了,這得抓緊收拾,重新蓋起來啊。”
“你跟呂芳合計吧……”
嘉靖擺了擺手,王言就懂事兒的走人了……
日常感謝打賞、投月票、推薦票以及默默看書的好哥哥們的大力支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