彪哥說話自有其道理,你就慢慢跟我處,處不好你自己找原因……
王言開始日常的處理公司的事情。
目前公司堪稱是蒸蒸日上,數據一天好過一天。有著王言做網紅,每天不斷的打廣告引流,用戶與日俱增。
而隨著用戶的增多,評價的類目也在不斷的完善。
有人去了一家飯店,覺得飯店不錯,回頭便在甄選生活上開了評價。
有人去看了電影,覺得真垃圾,回家以后發現甄選生活上已經有人針對電影發布了低分評論,長文輸出怒噴導演、演員等等。
有人購買了一件衣服,沒穿兩天開了線,售后服務也不怎么樣。便在甄選生活上開通了評分,給產品、店鋪、品牌等都打了低分。
有人買了手機,使用體驗非常不好,售后十分拉垮。于是在甄選生活……
有人去看病,有人去旅游,有人買車房,有人搞裝修,有人針對明星偶像,有人開始銳評古代人物,有人開始選美,有人開始選擇人民英雄……
隨著類目的逐漸豐富,自然而然的也就有了爭端。
因為對于一個東西的評價是多維度的,同時也有消費者主觀因素在內,圍繞著如何保證公允有一次大討論。對此王言直接公布了一大堆的刷好評、差評的ip,公布了其他品牌對于甄選生活的公關。
在這件事過去以后,緊接著而來的就是眾多品牌對甄選生活進行起訴,說甄選生活侵犯了他們的名譽、商譽,要甄選生活下架相關品牌旗下產品的評分,并進行相關的賠償。
這是一個消費者不能說不好,出了問題先解決人的社會。王言當然不慣毛病,他反而還借著這件事來營銷,吸引更多的人來注冊使用甄選生活。
也是受了這些影響,甄選生活的用戶增長速度相當快,早都突破了百萬。
同時甄選生活也已經開始賺錢,主要賺錢渠道就是兩塊。
一個就是外賣轉單業務。吃是人生大事,除了早餐,人們日復一日的生活中最難的兩個問題是,中午吃什么,晚上吃什么。
毫無疑問,甄選生活的出現給了更多人選擇。用戶的真實評論,自然讓人想要嘗試一下。有外賣的,在配送范圍內的,自然而然的直接跳轉訂購。
在當今各方亂戰角逐的時候,轉單的單價還是很可觀的。應收賬已經覆蓋了相當一部分的支出,公司實際都要盈利了。由此也可見外賣干的有多狠。
另一個賺錢的渠道就是其他的鞋服、旅游住宿、生活日用、數碼3c、美妝等等各種各樣的東西。只要是在甄選生活上有評分的,只要是電商網站有售賣的,全都包含在內。
人們想要買個電腦手機之類的,在甄選生活相關類目瀏覽,自然而然的就有各種的產品的評價,以及相關的測評之類。而在相關產品中,甄選生活對接了電商網站,自然而然的就會獲取不同平臺的相同產品的價格來進行對比。
有了這一手對比,那么用戶自然就會選擇最便宜的那一個。而不管成不成交,導流過去一個用戶,那就自然有一份流量收益。若是用戶下單消費,這些高利潤的產品,平臺的返利自然也比較可觀。
王言再順勢的拿著返利的一部分來做活動,給下單的消費者補貼一些錢回去,算是大家都得了利。
也正是因為如此,甄選生活受到了更多的追捧,每天都有人揮著鈔票來找王言。同樣的,也有著大把的人復制著甄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