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大唐國境向西,離開最西邊陲城市建鄴以后,就是人跡日漸稀少的荒野和不知名的領域,大唐官方稱這里為大唐境外鞏州邊陲,而當地人叫這名三叉嶺。
當地族群復雜,除了有人,還有潛伏著邪惡的魔、隱居著飄逸的神仙,也分布著不少妖氣陰森的洞穴,民風樸實無華,文化水平平均胎教水平,十里地你找出來能數十個數的妖怪,在這里,能夠念一口之乎者也,都是能被稱為讀書人的。
三叉嶺,顧名思義,三叉之嶺,順著它走,能有三個去處。
一是大唐的建鄴城。
二是大唐外的曾經傳說級人族故地秦關函谷關。
三是地府的不歸路。
陌生人一般都是第三個去處。
三叉嶺作為大唐境外的存在,一直以來受到大唐的熏陶,大唐的文化沒學會,大唐皇帝謀朝篡位的本事倒是學了個精通。
三叉嶺的妖怪頭領就有三個。
一個是虎妖寅將軍,一個是熊妖熊山君,一個是牛妖特處士。
三妖中,虎妖寅將軍算是一個比較正統的妖族,他信奉傳統主義妖道信條,喜歡自稱大圣大王,虎嘯山林,老子天下第一,對于所有敢于挑釁自己的妖族統統干死,一直以來,沒有誰能夠挑釁他,除了熊山君。
熊山君是三叉嶺上的老釘子戶了,他自詡三叉嶺山神,說祖上在這里是山神,自己是繼承祖業,和寅將軍不一樣的是,熊山君信奉的是大商封天下河山神祇的那一套,熊山君認為自己是人朝舊屬的一部分,只是這個人朝是大商,是商紂王,不是大唐李世民。
面對一個和自己尿不到一個碗里的熊山君,寅將軍殺心四起,就尋思著宰了這只熊山君。
熊山君自詡有文化有道統有根底的神祇后妖,寅將軍這種只知道弱肉強食的古典主義妖怪,應該被干掉!
二妖君從此就爆發了一場場激烈的戰斗。
這種戰斗強度,基本可以參考動物界,今天去你門口撒尿,明天趁著你睡覺的時候去你家門口亂吼讓你誰不這,你在交配的時候給你來一鏟子……
限于三叉嶺有限的優秀匹配機制和樸實無華的獸性作戰邏輯,二妖君的實力一直處于,你一三五稱王,我二四六稱王,中間休息一天的程度。
后來,一只牛妖進入了三叉嶺,牛妖是唐王境內出來的,用它的話說。
大唐國內,犬不能活九載,雞不能過三年,牛不能過十二歲,否則就會被當成妖來處理,它為了不被做成醬牛肉,就逃出了大唐,來三叉嶺找個謀生的路子。
熊山君對于遠道而來的朋友,表示歡迎,他熱情招攬了這只牛妖,還給她取名特處士,這是山神下的一個官職。
牛妖對于熊山君的熱情招待很感激,為他獻出了一本叫西游記的書,還告訴了他,不久之后會有一個叫唐三藏的和尚會從長安出發,來到三叉嶺,那一天你們吃了那和尚的隨從和馬匹,然后獵戶取了你們的性命。
熊山君非常生氣,我是人朝舊臣,大商老卒,怎么會有吃人這種荒謬的事情?真的吃人,也是寅將軍!一定是寅將軍吃了那隨從和馬匹,連累了自己,讓獵戶把自己給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