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秉乾猶豫,并不是他性格導致的,而是情報讓他不得不謹慎,患得患失起來。
打下西涼府之后,李秉乾一度心氣高漲,似乎拿下的并不是西涼府,而是西夏的王城興慶府。可一條消息讓他不得不放下腳步,停了下來。
小梁太后帶著小皇帝御駕親征了……
這倒霉娘們,不會在家里頭安安分分的養孩子嗎?還能不能講點婦道了?
這也導致了李秉乾非常尷尬的事實,他即便打下了興慶府,只要沒有抓住小皇帝,弄死梁太后,這兵變也成功不了。可現在是,皇帝和太后都不見了,即便霸占了王城和皇宮,他還不能名正言順的登基成為皇帝。
可要是小皇帝在他手里,加上梁氏覆滅,他即便沒有篡位成為西夏皇帝。
但只要在今后的那一天,他想要登基了,就能輕而易舉的弄死小皇帝,成為西夏國主。
這才是李秉乾最大的困擾。
他就像是個處心積慮,謀劃已久,蓄勢待發,正已經邁開第一步的賊,突然抬頭發現,土豪搬家了,他偷誰去?
這真算不上李秉乾優柔寡斷,而是變化太快,他趕不上趟。
當然,小梁太后也不是憑空消失了,而是去了前線。拉著自己的親兒子,御駕親征了。要是西夏大軍一敗涂地,被宋軍攻入西夏境內。或許李秉乾就好選了,最多頂著著喪權辱國,丟一個兩個州府的代價,與大宋簽訂條約。然后,把所有的力量都對準梁氏,不見得不會成功。
可問題是,西夏大軍在邊境打地有聲有色,和宋軍互有勝負。
這就難辦了,小梁太后身邊有三十萬大軍,是三十萬吶?
而李秉乾呢?
就三萬人馬,怎么拼?
也不是說只有三萬人馬,李逵指揮者前鋒軍連拉帶搶,兵力增長至少一萬多。可加起來,李秉乾手中能動用的也就只有四萬人馬。要是憑借手上的這點兵力去和梁氏拼命,他估摸著自己的結局會很慘烈。
面對李逵,李秉乾并沒有太多的提防,他的黑料李逵知道的多了去了,也不在乎情緒上的失落,被李逵看去,會讓軍心不穩。反倒是在大軍面前,他一直要表現出自信滿滿的樣子,需要給將士們足夠的信心。
“李兄弟,你說,這個女人為何就不能安安分分的在皇宮里待著,非要御駕親征。我那侄子才多大,就要受這份舟馬勞頓之苦?”
別看李秉乾似乎很關心自家侄子的樣子,可李逵篤定,這貨要是真控制了皇帝母子,多半是會弄死再說的。
造反也好,兵變也罷。都是精神壓力極度緊張的煎熬。李秉乾眼看著清瘦了下來,每時每刻都承受著死亡的威脅。真到了勝利就在眼前的那一刻,他絕對不會允許讓這對母子活下來。
李逵拿起食案上的羊排,西涼府的羊肉不錯,比大宋的強多了。吃的滿嘴流油,也不管李秉乾是否沒有胃口,反而冷言冷語道:“誰讓你連個通風報信的人都沒有,我們之前制定的計劃是直接打下興慶府,活捉梁氏。”
李逵大口吞下羊肉,呼嚕嚕地一口干掉了奶茶,隨后道:“當然,死的也不是不可以。至于說梁氏的女人不安分,這不能怨人家梁氏沒有教好他家的女兒,誰讓你皇兄娶了梁家的女兒?”
說起自家的嫂子,李秉乾就氣不打起出來,氣咻咻道:“我皇兄,我皇兄他有的選嗎?皇后人選早就讓太后定下來了,他剛親政沒幾天,就被軟禁了。直到死,皇族都不知道我皇兄到底是得病死的,還是被害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