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小二盯著兩個黑眼圈,他聽了一宿妖精打架的戲碼,這時候腦袋還是嗡嗡作響,仿佛耳畔都是法器碰撞的喧鬧,說話就更不顧腦子了,心直口快道:“大人,您老不是說過,朝廷對你沒有期望嗎?”
這話雖然是真話,可是很傷人。
李逵當即大怒道:“本官是朝廷欽命的延安府通判,朝廷要是對本官沒有期待,怎么可能會讓本官來延安府上任?”
“可是……”
“小二,你年紀小,就不要胡亂發表意見了。”
李逵對阮小二的腦子里能蹦噠出的想法才是真的沒有期待,當即剝奪了阮小二發表意見的權力。隨即他看向了魯達。魯達比阮小二也好不了多少,后知后覺的發現李逵看向他,這才期期艾艾道:“大人,我覺得搬出去住比較好?”
李逵這才發現,他還霸占著延安府后衙。按道理,這應該是知府老爺的住處。當然,大宋的州府,通判住后衙也不是沒有。主要是大宋的知州和知府大部分都住不長,而且后衙也不見得比在外面的官舍要舒服多少。
但李逵不一樣,周元可是他的老師,霸占后衙很容易被人詬病。
以前他不在延安府也就算了,周元也不至于和一個女人去發官威,如今李逵回來了,可不能在禮儀上荒廢了。
當即對阮小二道:“小二,你去找書吏查一下官府名下的房子,晌午過后就搬家。”
“大人,我們剛回來,難道又要出去?”龐萬春躬身詢問,他總覺得李逵不對勁,好像是從和周元見面之后就不對勁。
李逵手掌撐著下巴,無奈道:“如今延安府百業凋敝,我這個通判要是毫無建樹,將來如何有臉面回東京做官?再說了,如今西北戰事可能停滯幾年,這期間百姓的生計如何維持,都是個大問題。”
“要不開荒種地吧?”
阮小二不覺得種地累,其實相比之下,打魚一點也不比種地輕松。可李逵卻覺得阮小二的建議不靠譜,擔憂道:“種地?”
李逵隨即搖頭反對:“延安府不能新修水利,你想過沒有,種地的收成可不能讓百姓過上好日子?哪怕延安府到處都是名義上屬于官府的無主之地,可沒有水渠,土地只有在河岸邊才有收成,其他地方種下去糧食,只能靠運氣收獲,得不償失。可河岸周圍的土地,都是有主的地。你想要種地,真沒地方讓你種。”
李逵說這話也是沒辦法。
在延安府,甚至整個永興軍路種地,都是沒有什么大出路的營生。反而會虧本,入不敷出。
關鍵就是因為西北的水利一直處于荒廢的狀態。當然關中平原例外,那才是西北的糧倉。但是在環慶路,在鄜延路,綏德軍等地區,這里不缺少河流,也不缺少平地。但卻沒有人去修水利。這在大宋這個王朝是很不可想象的,要知道大宋皇宮里隨便拉出來兩個宦官,就可能有一個是水利專家。
大宋的官員,尤其是地方官,第一等的政績肯定是文教。
這是大宋的主流價值決定的,讀書好,讀書能出人頭地。
但在延安府,真沒有出過讀書人。這不是說這個地方粗魯,而是這是打仗的戰場,哪里可能會有讀書人?雖說大宋不限制軍戶參加科舉,可延安府的考生,對年以來都是去京城旅行的軍戶子弟,從來都沒有跑出過進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