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虎遲疑道:“公公,那個……陳橋門不是更近,為何……”
他這一多嘴可不要緊,卻將郝隨惹毛了,沖到彭虎面前大罵道:“你個殺胚,陳橋門也是你我這等人能走的地方?你也不看看自己的德行,想要找死可別拉上咱家。算了,我和你發什么脾氣,陳橋是太祖龍興之地,販夫走卒能走,可是咱們這樣的宮里的奴才可不敢走。”
彭虎大為驚恐,他嚇得后退了兩步,眼淚都快下來了。
什么叫咱們這樣的奴才?
他被李逵嫌棄送人的時候,根本就沒說過要跟著郝隨進攻當宦官啊!
不行,他要回去,他要立功,讓李逵看到他也有為了尊嚴拼命的勇氣。他也是想多了,就他這樣的腦子,進了宮,就一張不知輕重的嘴,就能將自己給霍霍死。做宦官,彭虎差遠了。
大宋開封府外城十二門,大宋開封汴梁城有十八座城門,其中旱門十二,水門六。但在這十八座大門之中,唯獨有一座城門對宮里的宦官來說是禁忌之地,這就是陳橋門。其實從功能上來說,陳橋門不過是城北的偏門,根本就不算正北的大門,但這座門是屬于趙氏傳奇的城門,宦官們都在私下里有避讓的習慣。用迷信的說法就是,宦官人屬陰,走陳橋門會沖撞了大宋的龍氣。
進城之后,郝隨感受著熟悉的氣息,他是開封府人。皇宮里大部分的宦官都是開封府人,其他地方很少有人立志向做宦官的年輕人。而且開封府人,尤其是底層窮人,他們年幼時都有在城內討生活的經歷,練就了一張討喜的小嘴。只有這樣的人,進了宮之后,才可能在處處危機的皇宮之中活下來。
郝隨也是如此,年少地時候,他走過汴梁每一個角落。他熟悉開封府的每一條巷子,每一個市坊,每一個衙門。
在西北住了一年,他更加迷戀開封的氣息。那種川流不息的人流,自信且帶有韻律的官話,還有便捷的生活。關鍵是,郝隨清楚,他的根在開封府,他的家在開封府。
回到府邸。
郝隨抿著嘴唇,緊張地用巡視領地的警惕,在后院走了一圈之后,終于滿意的放下了心頭的擔心,沒有野漢子。
郝隨這才想起來了他還有和好兄弟李逵的大事業未完成。
可惜,李逵這個家伙軟硬不吃,要是李逵能幫忙改進一下郝家的后代……這就是一輩子的兄弟,卻成不了一家人。
當天午后。
郝隨進宮覲見了皇帝,身為皇帝的探子,他自己在西北能夠收羅到所有消息,都一股腦的遞送到了皇帝的面前。
有永興軍路的官員,也有秦鳳路,環慶路,當然也少不了鄜延路。
皇帝似乎心情很不錯,即便看到了蔡京和劉延年不合,故意扣押了秦鳳路的戰馬,用來給自己牟利,也沒有發怒。當然,皇帝或許有他看到蔡京囤積戰馬,最后虧到血本無歸,才沒有生氣的原因。不過他還是詢問了一下秦鳳路的情況,還有青塘吐蕃的一些情況。秦鳳路的兵備之類的問題。
郝隨是在皇宮里生活了大半輩子的人,他敏感的覺察到,皇帝似乎對秦鳳路有了想法。更確切的說,是對青塘吐蕃有了想法。如今的西夏,不敢說二十年,十年內肯定成不了大宋的威脅。留下一個青塘吐蕃,對于年輕的皇帝來說,確實有種如鯁在喉的難受。
只啊解決了青塘吐蕃的問題。大宋戰略上的草場有了,軍中最稀缺的戰馬問題也解決了。更重要的是,只要拿下了河湟之地,加上對西夏的步步為營,大宋很可能在十年內徹底解決西北的邊患問題。一旦大宋解決了邊患問題,對于大宋來說,壓在胸口五十年的這塊大石頭可就放下了去了。
甚至財政能夠在一年內寬裕出三千萬貫,而且沒年都有。用這筆錢,籌謀燕云十六州似乎也有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