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貫似乎打開了話匣子,接著說了起來:“高俅,你也不用擔心。戰場上的事,童某也不是第一次見。打了勝仗隨便說,李逵堂堂探花郎,怎么可能帶著幾百人沖殺上萬人。街頭的憨憨也不會這么胡來!”
覺得自己說的很有道理,童貫還用力的點了點頭。
可高俅根本就不這么看,李逵在戰場上的勇猛,他是看在眼里的啊!按照大宋的軍隊實力,確實童貫說的很有道理。但是李逵是講道理的人嗎?他真敢提槍上馬,帶著幾百人往前沖,甭管前面多少人,他都能一股氣沖到帥旗下面,斬將奪旗。
“公公,你不會以為我之前說的是假的吧?”
童貫翻著白眼道:“假的說的多了,就成真的。三人成虎的故事,咱家還是聽過的。”
“可公公,你不覺得奇怪,為什么大伙兒都這么說,卻沒有任何一個人提出反駁?”
高俅攔著童貫,比劃道:“因為大伙兒都看見了?”
童貫吃驚地瞪大了眼珠子,大場面他見過,跟著李憲也感受過千軍萬馬的氣勢。他回憶著幾百人沖殺上萬大軍的場面,總覺得跟送死似的不正經。越想越不對勁,童貫驚叫起來:“這豈不是自尋死路?可是李逵活的好好的,也不見他受重傷。”
“他穿三層甲,弩都打不穿,怎么可能受重傷?”
高俅無奈道:“您要說跟著人杰,就多穿幾層甲吧?保命的時候有用。”
童貫不信邪問:“可如此一來,為何不聽飛廉軍損失慘重,再說了,跟著他沖的士卒,明知道是送死,他們也去?”
“沒那么夸張,一半一半吧?活下來,龍華富貴不指望,但是賺下個小康之家一點問題都沒有。死士,自然有死士的好處。”
“一半一半?啥意思?”
“死一半,活一半。”
“怎么可能?”
童貫在高俅的解釋下,終于發現自己好像坑了自己。跟著李逵不但不能保命,而且送死的概率太大。尤其是他和李逵非親非故,戰場上李逵恐怕真不可能護著自己。到時候,能否活下來,就要看他的運氣了。
高俅走了,童貫蔫了。
他頹坐在地上,一個勁的絮叨:“怎么可能這樣子?爺們萬一……”
不行,他琢磨著自己堂堂殿前押班大宦官,就這么死了,有點不值當。
可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
他雖然已經不能站著撒尿了,但他一直把自己當成個鐵漢。
要是慫了,這豈不是人設要崩?還怎么面對父老鄉親。
陛下要對他失望成什么樣子?
宮里頭的宦官們會如何鄙視他,宮中的相好宮女怎么看他?
思來想去,童貫還是覺得應該賭一把。
跟著李逵,跟緊李逵,這才是唯一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