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當即拍板道:“那么分紅和獎勵的基數就按照九百萬貫算。元長,你自己先拿走一百三十五萬貫。其他的造冊之后,除去買房的花銷,扣除之后,發獎金。官員和吏員的要區分出來,差距……五倍!吏員和工匠的也要區分出來,差距五倍。”
“大人,下官怎么敢僭越,在大人之前分錢。”說話間,蔡京就摸出了幾份承兌票,對李逵道:“這是二百萬貫,是匯通錢莊的兌票,見票就能兌。”
“多了!”
李逵眼皮也沒抬,這點錢雖然不少。但對于李逵來說,錢到了他這個程度,已經是數字,沒有太大的意義。
蔡京急忙解釋道:“多出來的是下官孝敬大人的。”
李逵見蔡京有表露心跡的意思,干脆就不客氣道:“那我就不客氣了。”
看到李逵收了錢,蔡京才松了一口氣。他如今死心塌地的想在兵統局終老,誰要是讓他去做什么戶部尚書,他肯定跟人急。這不是毀老爺的錢途嗎?
李逵突然想起,之前蔡京說過端王趙佶的事。
他回頭問蔡京,端王到底還欠多少錢,都有幾年功夫了,還沒有還完?
端王的欠債肯定是一筆糊涂賬,當初李秉乾這位西夏王爺在西夏過不下去了,來大宋隱姓埋名投靠了端王。利用他在西夏的關系,幫端王斂財。之后,卻坑了端王一筆十萬貫左右的貨款。
趙佶又不是冤大頭,怎么可能認?
可是消息傳出去之后,有人說他曲通西夏,為了平息猜疑,實在沒辦法,這才認了下來。可是端王也沒有余錢,根本就還不起。
不得已,只能一邊靠著做生意,一邊靠著朝廷的俸祿,才勉強還了一些。同時,還賴掉一點。
如今,還有三四萬貫的樣子。
李逵思量了會兒,問蔡京:“你說,端王的債務一下子還清了,府邸里還有王詵的琉璃盞,京城的人會怎么說?”
“他窮地連去教坊都是混吃混喝,怎么可能有錢還債……”突然,蔡京愣住了,喃喃道:“局座,這不是說讓外人以為端王和下官一起做了這場戲?”
蔡京也想不明白,為什么李逵要一直陷害端王?
可是想不明白,他也必須要想明白,要不然,他擔心失去了李逵的信任。蔡京心中暗道:端王肯定是惹了局座。
可是李逵卻道:“元長,你可是我的左膀右臂。一旦世人都知你我是幕后主事之人,開封府敢惹本官的沒幾個,但是你就要分擔所有的壓力。端王雖然不堪造就,但畢竟是王爺,有他擋在前頭,你也可安心些。”
蔡京還能不明白嗎?
李逵要拉著端王趙佶下水,這個簡單,給他一筆來歷不明的錢,就端王的性格,有錢不花,還是趙佶嗎?
可誰都知道趙佶如今是個窮光蛋,必然引起眾人懷疑。到時候,只要爆出王詵的琉璃盞在他手中,必然真相大白……
然后蔡京篤定,等真相大白的那一天,街頭突然襲擊的臭雞蛋、爛菜葉之類的暗器,必有部分朝著趙佶而去,他就可以輕松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