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過多久,李逵傻眼。
他不認為這個時代的人有種植人參的可能,可以預見,所有見到的人參都是野生的。不僅是野生,還是年份品相上佳的上等貨色。
可是當一麻袋人參放在他面前的那一刻,他沒來由的心好慌。
“李爺您長眼,這是上黨人參,中上品相,一貫一斤。”
“這是上上品相,五貫一斤。”
“中上等品相的就是……李爺您拿來的哪些。無殘無缺,五吊一斤。”
“至于下品,四五十個大子一斤,不論品相,比大棗貴一點而已。”
“上黨還出產一種紫團參,藥效柔和卻管用,諸多重癥都需此參保命。但是實在太少了,小店也沒有這等珍貴藥材。如果李爺拿來的是紫團參,小老兒做主,可以給五百貫貫一兩。只是此物在京城都是稀罕的珍品,王公大臣也不見得能享用。”
……
李逵嘴角哆嗦道:“也就是說我帶來的人參也就能賣兩吊錢?”
“兩吊不止,除去品相差的,三四吊錢還是值的。”邱掌柜也覺得挺不落忍,多強的一個人啊!竟然被幾吊給難住了,世道艱難吶!
李逵看著對方手里半斤重的人參很無語,難道這玩意在這個時代就是白菜價?
人參啊!
藥中圣品,在北宋的地位也太低了吧?
他自己帶來的那包人參的品相,他還是有數的。比起來邱掌柜手里的,中上品器重半數是不如的。都這時候了,他更不會覺心灰意冷。他原以為,野山參的行市至少也該和《紅樓夢》里的差不多吧,二兩的參,一百多兩,他拿包參多半能賣上幾千貫。而且《紅樓夢》里的人參是長白山人參,屬于次一等地產地。最好的就是上黨人參,要不是上黨后來人參采光了,不出產了,也沒有長白山人參什么事。
他原本打算用這筆錢開一個作坊,衣食住行的生意都可以,就是一樣,要能掙錢!
可惜,期待越大,失望也越大。沒想到人參的行市在北宋如此凄慘。
事實給他了沉重的打擊,出藥鋪的那一刻,他目光都是呆滯的,拒絕了韓大虎盛情款待,賣掉了品相好的人參,留下一半不入流的,懷里揣著輕飄飄的兩吊錢,長吁短嘆的出了藥鋪的大門。
也是李逵讀的雜書太少,他要是看到過蘇東坡給好友的一封,附帶人參大棗數斤。他就該知道,人參在北宋有多廉價了。
蘇東坡雖然有才,但他也是真窮。他都能一口氣送幾斤人參出去,可見人參的價格在北宋比大棗貴不了多少。
反倒是韓大虎站在街上,看著李逵落魄的背影,唏噓道:“多好的山里人啊!就是見識少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