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李逵在為推廣雪花鹽而苦惱,但是雪花鹽已經開始售賣了,只不過訂單比較少,都是劉葆晟介紹的主顧。
工坊天天見到錢,三叔公覺得百丈村輝煌騰達的日子已經來了。
說實在的,李云根本就不敢讓第三個人看信,他正眼巴巴的等著三叔公讓他寫回信,要是換個人寫回信,恐怕他就要被戳穿了。
李云忙從書囊里拿出硯臺,倒上清水研磨,舔著筆尖一副和街頭替人寫信為生的書生一樣,期許的看著三叔公:“三叔公,可以開始了。”
……
穎州。
自從自己寫信去沂水老家快十天了,可是還沒有見回信,這可把李逵給急壞了。
可是再著急也不能說。
蘇軾家不管是師祖奶,還是姨娘都對他很好。當然小師叔除了給他授課的時候讓他痛恨之外,平日里也是很好相處的人。
這一日,高俅背著書囊來到了蘇軾的家里。
在書房門口換鞋的時候就沖著屋內問:“學士,有沂水的來信,您現在看嗎?”
“看!”蘇軾伸手要來了信函,拆開了信封,乍一看,倒吸一口冷氣。
“好霸道的字!”
“好霸道的文體!”
“好霸道的血手印!”
想是堂堂大宋文宗蘇軾,也差點以為他看的不是信,而是綁匪勒索的通牒。好在他終于瞇著眼睛看完了整封信,連猜帶蒙的領會了信中的意思。好懸,堂堂文壇領袖,差點連一封信都看不懂。平復了心頭的震撼之后,蘇軾這才抬頭對李逵呵呵一樂:“百丈村的人真是淳樸,卻不失上進之心,李逵你莫要辜負家人的期望。”
李逵懵了,什么家人的期望?
他家里人對他又什么期望了,簡直就是胡說八道。忽然間,他心頭猛地一顫,一股不詳的預感直沖腦門,有種要陰溝里翻船的緊張。
李逵探頭對蘇軾道:“師祖,我能看看信嗎?”
“給,你留著吧?”蘇軾是絕對不敢將這等文字留在他的書房內的,他怕做噩夢。
李逵定睛看著信紙,信紙很大,但紙張很粗糙,和蒙童練字的紙張很像。字是那種充滿童趣的‘碎石體’,也就是忽大忽小,沒有規范的字體。一看就知道是個蒙童所寫,至于文辭,就更不要說了,簡直就是狗屁不通。但李逵能很輕松的看明白,是近乎口語的白話文。里里外外的意思就是讓他放心在穎州讀書,家里的事不用掛念,爭取早日金榜題名的意思。
最后還留下三個真人大小的血手印,有她老娘的,也有他大哥的,還有三叔公三人。
這一刻,他鼻子都快氣歪了,他讓家里人寫的信根本就不是這樣的啊!
被掉包了?
忽然,他好像想起來了,這字看著熟悉,似乎是李云的字。這一刻,他氣地想要將李云抓到跟前,也不打死他,就是天天折磨他,消解他的心頭之恨。
“李林,誰也救不了你,你小子死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