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這廝去年邪性的跟著蘇軾去了一趟茅山游玩,遇到個無良老道告訴他,有貴不可言的命格,將來官居一品。
自以為是的認為,自己一定是中進士的材料。
決心,中進士前,絕不結婚,破他守身二十多年的童子身。
可以說,蘇門之中,今年下場的四個人。蘇過最正常,其次是李逵,而李云和高俅都有點走火入魔了。
挨打之后的李云終于消停了一些。
在縣試第二場如約而至。
這次縣學前送考的百姓少了很多,也平靜了很多。
畢竟按照以往的經驗,第二場第三場,終究要看的是第三場策。第二場論的重要性要小很多。再說了,以后兩場縣試都不會有拙落,就算是士子的心態好了很多。
譚敏自從口出狂言之后,身邊走了一些人。都是一些自認為有才學,對譚敏碰瓷蘇門不屑一顧的士子。
或許,清高是讀書人的臭毛病。
但清高的讀書人,道德水平都不錯。
胸中有正義,孰是孰非,自然看在眼里。
不過第二場縣試之后,是按照排名入場。不像是第一場,按照考號入場。
譚敏在前,李逵在后。
兩人面對面走到縣學大門變上,譚敏嘴角露出了一絲嘲諷的冷笑。鼻尖還發出豬哼哼的聲音,趾高氣揚道:“你就是李逵?”
“打聽出來了?不容易吧?住在鄉下確實閉塞了一點。”李逵笑了,不過他笑起來并不怎么好看,甚至有點瘆人。
譚敏心頭這個叫氣啊!李逵的名聲要打聽嗎?
打虎小英雄李逵。
縣尊入室弟子李逵。
蘇門子弟李逵。
百丈村的人雖然很耿直淳樸,但該揚名的時候反應一點都不滿。再加上章惇給李逵送了個‘人杰’的字,沂州境內,誰不知李人杰的名頭?
他只不過是不認識李逵而已,之前在考場交惡,也沒想起來對他百般嘲諷的士子是誰。這次,縣學門口,他準備羞辱李逵。然后在第二場,第三場的縣試之中,力壓李逵,成就他在沂水縣的名聲。也就是說,譚敏已經打定了主意,腳踩蘇門弟子李逵上位,對他來說,已經完全沒有了退路。
胸口一團惡氣,今日說什么也要沖出口,然后帶著大愉悅,進入考場,連戰連捷。
可惜,李逵根本就不按套路來,緊接著問:“看來你做了不少功課,想必看過《唐摭言》這本書,是否如我所言,句句是金玉良言?”
譚敏氣地臉色黝黑,他何曾不想看這本李逵口中的神書。可惜,遍訪了沂水縣的朋友,都不知道有這本書。
不過也有人似乎聽說過,告訴譚敏:“似乎臨沂顏氏的藏中有這么一本書,可以去借閱一觀。”
這話說了等于沒說。
譚敏也就是在沂水縣能夠囂張一下,對于沂州絕對的世家大閥來說,他的才學還不足以讓顏氏為他打開家族藏結交的程度。
被李逵再一次用同一個辦法硬懟了一次,譚敏心頭生出了一股子執念,這輩子一定要讀《唐摭言》,不然死不瞑目。李逵這廝簡直就是誅心。旁人不解,自然要問,不過是一本平日里少見的書而已,有什么大不了的?
但是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書,還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家學淵源,才敢說學富五車。有錢有學問,才能建藏。李逵用一本書壓的不僅僅是譚敏唯一的尊嚴,還有他的身份,他兜里的錢財。出身卑賤,且窮,大概齊就這么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