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幫他,是恩情。不幫他是本分。
即便李逵不出手幫忙,馬昱也要感謝一番李逵。要不是有李逵在省試放榜之日,將他綁了送去文家,他能夠獲得如此好的姻緣嗎?文家這等豪門大閥,可不是他這樣的士子能夠夠得上的存在。只要他和文家小娘成親了,今后他也算是大宋頂級世家圈子里的一員了。以前范沖這樣的貴公子不待見他,今后卻要和他兄弟相稱。
這就是一樁好姻緣,改變一個人的力量。
但仕途之路還是需要馬昱自己去走,更何況,周邦彥沒有家族的依靠。但是馬昱并非沒有。之前沒有,現在和潞國公府聯姻之后,他就有了。周邦彥即便是如今不順,但他也是風光過的人。自己不過是恩蔭小官家出來的士子,還敢挑三揀四?
馬昱果斷道:“只爭朝夕,不看過往。”
“好,李某就喜歡和馬兄這等爽快的朋友來往。但馬兄,你可要當心,別走漏了風聲。陛下年輕,最是舍不得臉面,我們做臣子的只能處處維護,不能給他添亂。”李逵提醒道。
馬昱也是個果斷的人,立刻說道:“李兄,為了以防萬一,小弟馬上去和館舍官員商議,調換舍號。”他隨后為難道:“小弟見李兄這里還有空鋪,不知李兄是否會嫌棄?”
“嫌棄倒是不會,但我打呼,說不定會影響你殿試發揮。不如這樣,元長的館舍也有空鋪,你和他擠一擠,順便打磨文章,務必要將狀元得來。”李逵建議道。
范沖也沒意見。
考前的幾日,很快就過去了。
這幾天,李逵甚至有種錯覺,馬昱表現出過度的熱情,甚至將一再表示希望將他寫的文章讓李逵幫忙指點。
李逵能指點個毛線?
他寫文章的水平,至少辭藻之類的,馬昱能將李逵甩開八條街。畢竟這位在省試之中,也是出類拔萃的精英士子。而李逵能得到省試第二十名,更多的是大師伯黃庭堅的幫忙。
三月初。
殿試如期舉行。
李逵突兀的站在準備進宮參加殿試的學子之中,八尺多的漢子,在一群周圍普遍七尺左右的士子中,有點鶴立雞群的感覺。
“貢士入宮!”
從大半夜開始在宣德門外站著,等了一個多時辰,才讓進入宮中。士子們早就饑腸轆轆,但卻都仿佛忘記了饑餓,帶著肅穆的凝重,緩緩走進了宣德門之中。穿過第二道宮門,一座氣勢恢宏的大殿赫然出現在了眼前,在晨曦之中,綠色的彩瓦在陽光的照耀下,如同披上了一層寶光。
這就是大慶殿。
大宋宮廷唯一能夠拿的出手的大殿。
除了極少數見識過大慶典巍峨的世家子弟,大部分參加殿試的貢士,親眼見到氣勢如此恢宏的建筑,都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氣,心中對皇家的威儀又加深了一次認識。
肅穆的士子們收斂起了內心的緊張,似乎人人都被賦予了一層神圣的使命。
在大殿邊上文德殿之中,主考官李清臣雙手托著考題躬身進入殿內。
“臣,門下侍郎李清臣,知紹圣元年殿試主考官,奏請殿試題目,請陛下御覽。”
太監郝隨接過李清臣手中的奏章,轉交給了皇帝趙煦:“陛下!”
“愛卿平身!”
趙煦畢竟是第一次主持殿試,內心的激動讓他迫不及待地展開了李清臣出的考題,問政七題,都一樣。策論一共兩道題,趙煦的目光在策論乙號題上停留了很久,然后用朱砂筆寫下一個大大的——準。
情緒激動的趙煦點頭道:“此題甚附朕意,以此為題,為紹圣開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