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沒錯。”李逵指著偷偷去告官,還跟著來看熱鬧的閑漢道:“你即便認錯了門,他們也不會認錯,都來有些日子了。許是這幾日的卷餅都喂狗了,也好過喂他們。”
“直秘老爺,我等是好意。”
“明日起沒飯食供應,各位好自為之吧?”李逵再沒看那群閑漢一眼,對開封府來的衙役道:“今日門前比武,非私斗,是我兩家家務事,就不用開封府出馬了。”
“嗯,太師府也是這個意思。”
看著落荒而逃的開封府衙役,李逵笑道:“程兄,這公孫勝你收留了下來?”
“按理說,這廝犯的事也不大。大宋邢獄律中,對公孫勝這樣的劫匪,并沒有重責,流放而已。就算是流放到了沙門島,這樣的人想要活下來也容易。可哥哥身邊需要能做事的人,殿前虎翼軍的情況你也知道,訓練士卒的教頭很多,能帶兵打仗的人不多,而出謀劃策的就更少了。輪到哥哥的猛虎營,就更難了。”
程知節說到這里,自己給自己的眼光鼓勁:“公孫勝是個人才。”
李逵當然知道公孫勝是個人才,但同時這家伙還喜歡用一套《天命說》來糊弄人,被糊弄的人一度傻傻不明真相,神不知鬼不覺的陷入公孫勝設計好的計劃之中。
當初百丈村李氏乍富,坐擁百萬家產,奴仆上千。
而且家產的規模還在不斷的增加之中。
需要一個體面的祖宗,無可厚非,把族譜修的高端一些,也能理解。即便攀附前朝皇室,也沒有什么大問題。
大宋王朝都敢把周后主封王,對于唐朝皇室的后裔,自然不會太關心。
但萬一街頭傳出偈語:“趙氏倒逆,李氏當興!”這樣的話呢?到時候,黃泥巴掉在褲襠上,不是屎,也是屎了。
朝廷詔安叛軍是常態,但如果叛軍的主力是前朝的皇族后裔,這樣的情況,哪個大臣敢提出詔安的建議?
最后,李氏不得被迫舉起反旗,跟著公孫勝這廝去造反?
就算是造反失敗了,公孫勝這廝不過是軍師,出主意想計謀的從犯,到時候拍拍屁股走人了,可李氏族人呢?根本就沒有回頭路可走,甚至只能一條路走到黑。
正房前院,李逵盯著公孫勝說了這些話之后,公孫勝這才發現自己這頓打挨的不冤。原來都是明白人,在鄆城的時候,李逵懶得說,也不想說,光顧著揍人動私刑了。公孫勝這才心中暗藏僥幸,以為只不過是騙錢而惹怒怨恨。
沒想到,李逵能想到如此長遠的事上。
至于說造反?
他是想,之前在鄆城被李逵俘虜之后也說過這樣的話。但在大宋,造反不見得一定是倒霉,也可能是升官發財。只不過,李家人真要是中了公孫勝的毒計,恐怕別說富貴了,就算是想要活命,都要遠走海外才行,留在大宋,斷然沒有被朝廷放過的道理。
“說呀,為何不說了?”
“三爺,當初小子是好心。”公孫勝肯定不會承認自己心思如此歹毒,真要是承認了,恐怕今日就要命喪黃泉。
“李氏族人需要家族底蘊,才能成為當地名門望族,抬高門楣。試問,有何方法能比得上前朝皇族的身份更能讓人獲得認可?”
“再說了,三爺當初要是照著貧道的謀劃,和沂州的名門望族聯姻之后,這沂州的官府都要順著您老爺子的心思辦事。”
“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