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人杰,現在你總該說說你的想法了吧?”高俅等到郝隨離開,才忍不住開口詢問,已經是非常不容易了。
不同于郝隨,高俅對李逵的了解是通過數年的生活積累而來的經驗。他們在蘇軾門下就生活了兩年多,而且還是李逵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兩年,高俅自然而然的斷定,李逵有大計劃,但礙于郝隨這個沒用的家伙,才被耽擱了下來。
也不能說是耽擱,是沒有說出來而已。
李逵見狀,隨手從快要熄滅的篝火邊挑了一根柴火,開始在地上寫寫畫畫起來:“這里是山谷,原先黨項人存放戰馬牛羊的地方。如今牛羊還有不少,戰馬足夠我們每人一匹還有剩余,如果我們現在要走,絕對能在兩天之內趕到三川口。但是你不覺得這個地方很適合來作為戰場嗎?”
“戰場?”要是聊蹴鞠,高俅能說出花來,但是打仗就難說了。他雖然花了大力氣去學,但真要是真刀真槍的上戰場,他絕對會蒙。
李逵指著河灘地方對高俅解釋道:“你看看這個地形,河灘和河灣環繞其中,邊上還有山谷,兩頭小,中間大。要不是我手上人少,要是有個三五萬,我恨不得將十萬西夏軍隊困死在這里。要不是黨項人的大軍已經困住了金明寨,這個地方肯定會派重兵把守。”
“當然,得虧是黨項人不重視,所以才給我們留下了機會。如今機會難得,我準備在這里干一票。看看這地方,騎兵作戰沒有任何騰挪的優勢,幾百人對戰當然沒有問題,但是幾千人就困難了。沒有騎兵沖刺和迂回的空間,騎兵就是騎著馬的步兵,甚至比步兵都不如。”
“但我們就不一樣了,我們是步兵,而且還有完全的準備……”
李逵說的很快,但高俅還是忍不住打斷李逵道:“人杰,你說我們有完全的準備,為什么我不知道?”
身為步兵的主將,高俅當然有理由質疑李逵的胡說八道。他手下的步兵在京兆府的軍械庫里換裝了一部分武器,如今是三丈長的長槍,盾牌,手刀,弓弩,還有火藥不知道干嘛用……這種裝備在高俅眼里根本就看不出來有什么必勝的跡象。
李逵沒好氣道:“火銃,火銃你忘記了?”
“那玩意靠譜嗎?”
高俅陷入了懷疑之中,按理說他不該懷疑好兄弟的能力,但問題是,他就是忍不住。李逵弄出來的青銅火銃,還有命令工匠重新烘干打造的顆粒黑火藥,花費不少。也就是郝隨由著李逵胡來,要不然,根本就不可能有這些新奇的玩意。
但是不到百斤的火銃看著像是個放大了的竹管,碗口粗細,火藥填入之后加入細絨壓緊,隨后填入大量的碎石子,鐵丸等。
放炮的時候動靜是很大,雖沒有達到李逵幻想的地動山搖,但也至少是平地驚雷的水平。
對于這個新武器,李逵是寄予厚望的,不僅如此,還投入了極大的熱情,親自點過炮,效果還看不出來,但看著威力似乎不錯。
從結構上來說,這還是火銃的范疇。
李逵改良的火銃比突火槍之類的肯定要強大的多,比中看不中用的火箭的殺傷力是實實在在的,唯一欠缺的是實戰。
沒有在戰場上經歷過鐵與血的考驗,任何一款新式武器都會被質疑。
李逵為了給士卒們信心,決心貼近實戰練一練。
當然,火銃小隊的訓練不是沒有,而是非常嚴格。在李逵的關注下,沒有那個士卒敢偷懶。但火銃的殺傷力一直沒有被實物所驗證。